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
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
第一節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
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適時修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擴展前海發展空間,并在新增范圍內實施前海有關支持政策。聯動香港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拓展離岸賬戶(OSA)功能,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FTA),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有效路徑。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務境內外客戶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探索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加強深港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建設跨境經貿合作網絡服務平臺,助力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建設新型國際貿易中心,發展離岸貿易,打造貨權交割地。建設國際高端航運服務中心,發展航運金融等現代航運服務業。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平臺,允許科技企業區內注冊、國際經營。支持在有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保稅研發業務。建設國際文化創意基地,探索深港文化創意合作新模式。
加強法律事務合作。合理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加快構建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加強深港司法合作交流。加快法律服務業發展,鼓勵支持法律服務機構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深化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研究港澳律師在珠三角九市執業資質和業務范圍問題,構建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聯動香港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更好發揮知識產權法庭作用。
建設國際化城市新中心。支持在深圳前海設立口岸,研究加強與香港基礎設施高效聯通。擴大香港工程建設模式實施范圍,推出更多對香港建筑及相關工程業界的開放措施。借鑒香港經驗提升城市建設和營運管理水平,建設國際一流的森林城市,突出水城共融城市特色,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智慧生態城區。引進境內外高端教育、醫療資源,提供國際化高品質社會服務。支持國際金融機構在深圳前海設立分支機構。
第二節打造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攜手港澳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強與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合理統籌解決廣州南沙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強化與周邊地區在城市規劃、綜合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一體化銜接,構建“半小時交通圈”。支持廣州南沙與港澳合作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和國際交流平臺,建設我國南方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
共建創新發展示范區。強化粵港澳聯合科技創新,共同將廣州南沙打造為華南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積極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海洋科技、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領域,培育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業態。支持粵港澳三地按共建共享原則,在廣州南沙規劃建設粵港產業深度合作園,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合作推進園區規劃、建設、開發等重大事宜。在內地管轄權和法律框架下,營造高標準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與港澳相銜接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環境,為港澳產業轉型升級、居民就業生活提供新空間。
建設金融服務重要平臺。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著力發展航運金融、科技金融、飛機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支持與港澳金融機構合作,按規定共同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打造優質生活圈。高標準推進廣州南沙城市規劃建設,強化生態核心競爭力,彰顯嶺南文化、水鄉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建設國際化城市。積極探索有利于人才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第三節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
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高水平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統籌研究旅客往來橫琴和澳門的便利措施,允許澳門旅游從業人員到橫琴提供相關服務。支持橫琴與珠海保稅區、洪灣片區聯動發展,建設粵港澳物流園。加快推進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和粵澳合作產業園等重大合作項目建設,研究建設粵澳信息港。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探索加強與國家中醫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創新聯盟的合作,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為園區內的企業新藥研發、審批等提供指導。探索符合條件的港澳和外籍醫務人員直接在橫琴執業。
加強民生合作。支持珠海和澳門在橫琴合作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探索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并延伸覆蓋至該項目。在符合橫琴城市規劃建設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探索實行澳門的規劃及工程監管機制,由澳門專業人士和企業參與民生項目開發和管理。研究設立為澳門居民在橫琴治病就醫提供保障的醫療基金。研究在橫琴設立澳門子弟學校。
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支持橫琴與澳門聯手打造中拉經貿合作平臺,搭建內地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貿易通道,推動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商業存在等服務貿易模式創新。支持橫琴為澳門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提供支撐,推動葡語國家產品經澳門更加便捷進入內地市場。研究將外國人簽證居留證件簽發權限下放至橫琴。
第四節發展特色合作平臺
支持珠三角九市發揮各自優勢,與港澳共建各類合作園區,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實現互利共贏。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建立有利于科技產業創新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實現創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動。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海洋經濟、職業教育、生命健康等領域合作。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形成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臺。推進澳門和中山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集聚高端制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