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面向行動,打造有力支撐體系。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各方已初步發起成立了一些合作機制與平臺,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必要保障。本屆高峰論壇上,我們希望同合作伙伴一道,在完善并發展現有機制的同時,創建更多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機制安排,更好地服務于務實合作項目的推進與落實,確保已簽署的合作文件滲透落實到具體項目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基礎更堅實、對接更便捷、保障更有力。
五是內外聯動,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共建“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推進全方位開放格局的決心,而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舉措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的動力。“一帶一路”同中國的改革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本屆論壇期間,中方將對外展示改革開放的成效和舉措,進一步與世界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也必將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各國共同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古代絲綢之路積淀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平等合作精神,是各國共同的精神財富。我們相信,通過舉辦第二屆高峰論壇,大家一定能重振絲綢之路精神,建設廣泛伙伴關系,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我愿借此機會,感謝國際社會對第二屆高峰論壇籌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各國駐華使館的同事們與中方工作團隊的合作,感謝記者朋友們積極傳播共建“一帶一路”的好聲音。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第二屆高峰論壇一定會取得成功。
謝謝大家!
答問部分:
問:中方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請問這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又如何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答:去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下階段基本要求。我的理解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和包容增長的現實需要,是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自然延伸,是“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必然選擇。
我們所說的高質量,是明確一個根本性的思路,不是簡單化的一些指標,關乎頂層設計和系統性要求。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體現共同發展的方向。“一帶一路”是大家共同的事業。我們絕不搞單邊主義,從不說“中國優先”,而是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通過互聯互通網絡,各施所長、共同發力,把各方的優勢轉化成共同發展的合力。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在國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也堅持以民生為導向的國際合作,致力于打造更多惠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三是兼顧各參與方的實際需要。合作要堅持發展視角,符合東道國國情。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而言,在堅持高質量、高標準前提下,首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要確保各類基礎設施抗風險、可持續、價格合理、廣泛受益。
四是積極對接國際規則和最佳實踐。規則標準對接是互聯互通的應有之義。我們一貫主張,共建“一帶一路”應遵守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對標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最佳實踐,讓綠色環保成為基本底色、廉潔高效成為必由之路、開放包容成為共同理念。
總之,我們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決心是堅定的,行動是腳踏實地的,未來也必然是光明的。
問:當前,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支持是主流,世界銀行、聯合國及一些國家領導人為“一帶一路”點贊。但與此同時,總是有一些負面言論。請問您怎么看那些批評的聲音?
答:對一個新生事物如何認識和評價,應當有一個普遍認同的常識,那就是用事實來說話。
——事實是,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近40位外方領導人、共150多國的代表參加本屆高峰論壇。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對“一帶一路”投出了信任票、贊成票。
——事實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務實合作已結出豐碩成果,一大批互聯互通合作項目落地生根,因為參與“一帶一路”,有的國家擁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和第一條高速鐵路,有的國家擁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有的國家建立起自主產業體系。
——事實是,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積極支持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國秘書長多次明確表示,“一帶一路”對聯合國削減全球貧困人口的目標有重要意義。世行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全球貨運時間平均減少1.2%-2.5%,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至2.2%。
——事實是,“一帶一路”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統計顯示,中國企業參與共建的經貿園區為當地貢獻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項目起死回生,還使整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由減轉增,重新點燃了當地老百姓追求幸福的夢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些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各國發展振興的普遍愿望,“債務陷阱”等帽子扣不到“一帶一路”頭上,也不會得到任何當事國的認同。實際上是自己做不到,也不讓別人做,自己做不好,也不希望別人做得好,這種心態和做法既損人又不利己。
當然,共建“一帶一路”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發展中的煩惱。我們歡迎各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應有之義。中國舉辦高峰論壇,就是希望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我們還成立了由國際知名人士組成的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據我所知,咨詢委員會將向高峰論壇提交一份政策建議報告,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我們歡迎更多這樣的“一帶一路”好聲音。
問:2017年的首屆高峰論壇上,美國對有的國家的參加發表了批評意見。美國政府好像沒有派出高層代表來參加論壇。中方和美方是否有過溝通,他們有沒有解釋為什么不愿參加?謝謝。
答:“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的合作倡議,我們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國家參加。美國什么時候參加,是由美方來決定的事情。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美方上次還是派政府代表來出席了首屆論壇。來的都是客。就我們目前了解,美國的外交官、地方州領導人以及不少企業家代表已確認參加第二屆高峰論壇。至于其他國家,我剛才也談到了,一共有150多個國家的代表會參加論壇,遍及世界各個地區?!耙粠б宦贰笔墙洕献鞒h,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國家都有參與的自由,但沒有阻止其他國家參加的權利。我們希望包括美國在內的更多國家能夠更積極參與到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當中,因為這是對大家都有益的事情。謝謝。
問:所有37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您都已經宣布,但是印度好像不在其中,請問他們不參加會不會對武漢會晤的精神有所減損呢?
答:中印領導人武漢會晤非常成功,特別是加深了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同時共同規劃了中印關系改善和發展的前景。武漢會晤之后,我們看到中印關系在各領域都在順利向前發展,我們對中印關系的未來充滿信心。今年我們也在籌備兩國領導人的下次會晤。
中印是兩個大國,也是鄰國,我們之間有各方面的交往,難免會有一些分歧和不同,這也很正常。我記得莫迪總理多次表示,印方不能把分歧升級為爭端。也就是說要把印中之間的一些分歧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使它不影響兩國關系改善和發展的進程。我認為這是符合印度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當然也是中方樂見的。在如何看待“一帶一路”上,印方有一些關切,中方也是了解的。我們已經多次公開表示過,“一帶一路”,包括中巴經濟走廊,是經濟合作項目,一開始就不針對第三方,也同國與國之間歷史遺留的領土主權爭端沒有任何關系,當然更不影響各方在這些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我認為還是要把歷史遺留問題跟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為兩國人民謀得更多福祉這兩件事分開來。這樣既不影響當事方所堅持的基本立場,又可以使印方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助力印度現代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