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聚焦上海首部新型基礎測繪團體標準 智能化全息測繪來了

   2020-03-23 中國全息網5900
導讀

全息成果平臺展示3月9日,上海市新型基礎測繪試點成果之一——《基于地理實體的全息要素采集與建庫》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個由上海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發布的首部新型基礎測繪團體標準,創新性地提出了“智能化全息測繪”的概念,統一了基于地理實體的智能化全息測繪數據采集、處理方法及全息測繪成果的技術要求,有望成為自

全息成果平臺展示

3月9日,上海市新型基礎測繪試點成果之一——《基于地理實體的全息要素采集與建庫》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個由上海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發布的首部新型基礎測繪團體標準,創新性地提出了“智能化全息測繪”的概念,統一了基于地理實體的智能化全息測繪數據采集、處理方法及全息測繪成果的技術要求,有望成為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探索建立基于地理實體的成果采集和管理模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標準不成產業。2015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的《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中,首次提出了“加快發展基礎測繪,形成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的要求。作為一項測繪大計,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上海市是新型基礎測繪建設試點城市之一。

為了滿足各領域對地理信息的更高應用需求,探索建立基于地理實體的成果采集和管理模式,逐步推動現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向地理實體數據庫轉型,發展以地理實體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公共產品,新型基礎測繪團體標準《基于地理實體的全息要素采集與建庫》團體標準于2019年1月立項,由上海市測繪院牽頭承擔編寫任務。武漢大學、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北京山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這項任務。

任務下達后,項目組按照自然資源部推進新型基礎測繪試點的要求,結合上海超大型城市治理和自然資源管理對地理信息的新需求,通過在智能化全息采集、地理實體構建、非尺度地理實體全息數據庫構建、數據分發、產品服務等方面的開創性探索,進行標準制定工作。該項目于2019年2月完成編制大綱的審查,11月完成征求意見稿審查,2020年1月開始公開征求意見,2月通過技術審查,3月上旬報批后公開發布并開始實施。標準共分為《智能化全息測繪數據采集》《地理實體分類與編碼》《基礎地理實體數據規范》《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和《數據字典》五個部分。

統一全息測繪技術方法凸顯四大亮點

標準結合上海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實際需求,在總結上海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了“智能化全息測繪”的概念,統一了基于地理實體的智能化全息測繪數據采集、處理方法及全息測繪成果的技術要求,形成了四大亮點。

亮點一:全息化

該標準首先強調了新型基礎測繪的采集內容以“全息要素、應采盡采”為原則。全息是指全部信息的意思。全息數據系指包括地理實體(點、線、面、體)及其與之相關聯的時間時序(靜態、動態)、空間位置、地名、地址、屬性特征(歸屬、歸類、表象、色彩、材質)、社會價值與用途及其人文活動的時空數據集合。通俗地說,就是包括地上、地下、可見、不可見所有實體,以及實體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

亮點二:精細化

與傳統基礎測繪不同,該標準框架下的新型基礎測繪采集精度要求為“按需測繪、不同要素不同精度”。成果中的全要素地形庫不再機械地按照比例尺進行分級,而是通過實體構建成無尺度的地理實體庫:一級精度滿足不動產管理需求;二級精度滿足無人駕駛高精度導航地圖要求;三級精度滿足數字孿生城市建設需求。標準不僅對全要素地形庫的精度作出了精細化差異要求,全要素實景模型也按照不同實體設定不同精度級別。

亮點三:智能化

在采集方法上,該標準突出“空地一體、智能提取”。為了保證全息數據采集的完整性,根據不同實體的精度,標準要求采用包括傾斜攝影、多源激光掃描、綜合調繪等多種采集技術,將不同平臺、不同視角獲取的數據融合形成基于地理實體的全息測繪數據,實現室內外、地上下城市空間信息的高精度融合,解決多源異構數據的時空一致性問題。同時,標準要求綜合利用深度學習、遷移學習、強化學習等人工智能手段,提高全息要素結構與語義信息提取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全息地物要素智能化提取。

亮點四:統一化

圍繞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基礎測繪工作中的應用創新,該標準對基于地理實體的全息地理時空數據處理、建庫、管理進行了統一。一方面,根據全息數據庫管理與應用的需要,明確了地理實體分類、編碼規則,規定了上海市基礎地理實體及點、線、面圖元的制作、加工和處理要求,用數字形式標識了基礎地理信息要素類型;另一方面,為滿足上海市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庫建設需要,規定了地理實體數據庫在建庫中對數據的邏輯一致性、完整性、表征質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對數據組織方式、地理實體分層存儲、基礎地理要素分層存儲及每類實體、每類要素的屬性及屬性代碼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有力推動上海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

該標準作為國家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試點的項目成果之一,對上海新型基礎測繪的標準化、體系化、通用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推進精細化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提供空間數據技術依據。

同時,該標準的發布也對全國開展新型基礎測繪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為全國城市基礎測繪轉型升級提供指引。標準的正式發布,將有力推動上海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加快上海市地理信息服務能力轉型升級,更好地助力上海世界級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和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滿足超大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及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對地理信息的需求。

來源: 自然資源部網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6417.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