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5G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資本市場強烈關注。伴隨著5G標準的加速落地、政策的不斷催化和電信運營商開啟實際組網,5G產業鏈日益獲得青睞。目前,業內預期2020年將是通信業新周期的起始,而5G無疑是新周期下的新龍頭領域。
2020年作為很多研究人士認為是5G商用元年,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和不懈的努力之后,我國5G產業終于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一時間,不管是業內專家,還是普通民眾,都睜大雙眼,從電視新聞、投資雜志等各個渠道獲取關于5G的消息,5G儼然成為了社會各界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的英文簡稱,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是4G網絡的數百倍。一旦商用,將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奠定發展基礎。
網絡的部署和商用將使5G產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高通報告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全球5G價值鏈將創造3.5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5G價值鏈平均每年將投入2000億美元。
2020年,隨著5G移動通信的發展,從終端、通信基礎設施到軟件系統的實施和落地,這會給國內眾多的IC設計企業帶來市場機會,隨著5G技術商用化落地并進一步向縱深的發展,在智慧城市、物聯網、人工智能、汽車智聯網等新興產業將成為半導體行業新的市場推動力,廣闊的市場空間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直以來,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兩大熱點領域的融合發展,隨著計算機視覺、影印識別等AI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工智能對于虛擬現實產業的推動也日益顯著。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輝表示,首先在渲染處理上,深度學習的渲染成為人工智能在頭像渲染領域的重要創新。其次在內容制作上,以真實用戶的虛擬化和三維重建為發展對象。而在感知交互上,通過結合計算機視覺與生理信號的反饋,將打造虛實結合的新體驗。目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企業,WiMi微美全息、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等,紛紛把自身的產品搭載在智能場景上,乘上5G這班快車道。
微美全息WIMI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全息云服務。據介紹,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件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件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全息AI換臉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云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布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微美研發團隊獨立開發的綜合全息應用平臺,它包括全息視聽綜合操作、全息廣告服務、全息媒體資產管理和平臺級全息數據管理和全息交互系統、全息識別系統、全息標簽系統、全息跟蹤系統、全息捕捉系統和全息分析系統。它包括多個模塊,允許最終用戶編輯和顯示全息AR內容并創建自己的自定義視覺效果。
微美基于成像檢測和識別技術、模板匹配和檢測技術、視頻處理和識別技術、成像識別中的全息3D層替換技術和成像跟蹤中的動態融合處理技術,將全息AR廣告嵌入到在線視頻中。并希望這些技術將應用于公司未來的戰略藍圖,例如全息3D面部識別技術和全息面部變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全息3D人臉識別軟件的開發基于微美的全息成像特征成像檢測和識別技術、模板匹配全息成像檢測技術,以及基于深度學習和訓練的視頻處理和識別技術。傳統的2D面部識別技術是一種基于面部特征的識別技術,它從面部圖像或面部視頻流中捕獲信息,并自動檢測和跟蹤目標面部;微美的全息3D面部識別技術是全息成像捕捉和3D肖像的結合的識別技術。微美專注于軟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并擁有AI、機器識別技術、機器學習、模型理論和視頻成像處理技術。全息3D面部識別技術是一種利用結構光和紅外光的集合技術,所收集的特征點可以超過30,000點;傳統2D面部識別技術的手機特征點不到1000點。并且3D技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有望克服傳統2D面部識別技術中發現的如光線、姿勢、遮擋、動態識別和面部表情等許多問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計算機視覺、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技術的迅速發展,虛擬現實的建模交互技術已不僅出現在科幻電影里,還加速向生產和各種領域滲透,在影視直播、游戲、教育和工業等領域的應用紛紛落地。
在2019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曠視與中國移動完成戰略協議簽約,根據協議,雙方將積極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戰略技術在城市物聯網和個人物聯網場景中的合作機會,聯合構建“5G+AI”生態。
未來,曠視與中國移動將共同研發涵蓋創新算法、應用軟件、智能硬件在內的5G+AI全棧式解決方案,拓展教育、農商、金融、工業制造、交通等行業市場。同時,雙方合作將重點聚焦城市物聯網領域。
而作為做內知名的AI企業,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原創技術研發,宣稱要將人工智能(AI)技術“賦能百業”,并已經進入安防、金融、手機、自動駕駛、零售等領域。
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中國AI創企商湯科技在展會中于高通AI展臺展示了多項應用于驍龍855移動平臺的AI應用。
展會上,商湯基于驍龍855移動平臺,帶來了SensePhoto AI視頻虛化、AI超分辨率和AI雙攝虛化算法,同時宣布將在5G的浪潮下,與高通及nreal等上下游廠商一起在SenseAR平臺技術和生態上進行深度合作。
在聯發科技展臺中,基于Helio P90芯片的聯發科技“真AI相機”應用中,商湯科技SenseColor人像留色與SenseAR美體塑形技術也在現場展出。
依圖科技實戰型AI公司,善于從行業里尋找研究課題。公司成立于2012年,創始人為ULCA統計學博士朱瓏及前阿里資深云計算專家林晨曦,當前擁有約700名員工。公司與“四小龍”中其他幾家企業最大的不同點是其技術并非來自創始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而是從零開始,先選擇行業,然后針對企業需求進行課題研究?;谶@種打法,公司于2013年為蘇州公安開發了車輛識別系統,將套牌車的識別率從不足30%提高到90%,在初戰告捷后又推出了人臉識別系統并同樣取得成功,吸引了公安客戶。公司的這種基因和業務模式決定了其更加注重實戰,也意味著具有更強的行業痛點挖掘能力。
業務聚焦于安防和醫療,積極布局智慧金融。公司的戰略是深耕行業、深挖痛點,業務聚焦于安防和醫療兩個行業:安防領域,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蜻蜓眼”系列,包括蜻蜓眼人像大平臺和蜻蜓眼車輛大平臺,目前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份、上百個地市公安系統以及海關總署、中國邊檢等得以應用;醫療領域,公司的主要產品為care.ai系列,深入疾病預防、檢查、診斷、治療和科研等各個環節,目前已落地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除安防和醫療外,2015年公司通過為招商銀行提供人臉識別技術切入金融領域,相繼提出了、遠程核身、刷臉取款、智能網點等多個解決方案,客戶以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公司為主。此外,公司還通過外延方式進一步布局,除繼續深化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外,還投資了芯片初創企業ThinkForce,展示了進軍芯片的意圖。
利用5G的傳輸能力和邊緣網絡計算能力,完全可以增強VR設備的處理能力和降低設備價格。在AI方面,位置和運動追蹤都依賴于AI的能力。5G和AI能力的不斷提升,將極大地刺激VR業務的廣泛應用,才能令市場和技術同頻共振。
縱覽國際,AI產業和5G產業都已被多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尤其是5G在規則和技術標準制定階段。一方面,5G網絡將成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被工業界進一步廣泛應用的重要承載者;另一方面,5G網絡本身也是AICDE、SDN/NFV、切片、編排等新興技術的集大成者。因此,5G與AI及其他共生共進的新興技術也是緊密融合、相互促進的共同體。
來源:XXX(非中文科技資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