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彭博社報道,WiMi微美全息登陸納斯達克全球板,有望成為全息AR視覺領域的引導者。微美在國內所有全息A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建立了全面、多元化的全息AR內容庫,在收入、客戶數量、全息AR內容以及全息AR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數量方面,微美全息云在中國全息AR行業排名第一。此外,去年以來,包括微軟、蘋果、谷歌等巨頭爭相加碼AR/VR市場,19年進入新品發布期。資料顯示,全年國內外廠商預計發布10余款AR新品,三星、華為均透露在19年年內發布VR產品,且新品性能大幅提升。5G通信技術的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有望解決VR/AR發展短板,我們認為,5G+云將打開VR/AR場景,持續釋放行業活力。重大廠商持續發力下有望打造爆款,加速硬件滲透。
中國領先全息云平臺之一——WiMi微美全息于美東時間4月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IPO,股票代碼WIMI,公開發行500萬份ADS,集資3250萬美元。機構股東有盛世景投資、新加坡大華創投、映趣資本等。微美全息業務的核心是全息AR技術,用于軟件工程、內容制作、云和大數據,為客戶提供基于AR的全息服務和產品。
AR全息已經在多次行業核心議題的中心,無論是在CEO的主旨演講里,還是在用戶大會現場的應用展示中,AR都有著極強的存在感。這不禁讓人好奇, AR會成為工業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大趨勢嗎?
在微軟的戰略里,混合現實技術已經是公司未來投資的主要技術方向之一,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所著的《刷新》一書中,他將混合現實和量子計算、人工智能一起,視作微軟重點進行投資的三種影響未來的關鍵技術。在薩提亞看來,未來或許會出現如當前從小就熟悉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原住民”一樣,有“混合現實原住民”,在那一代年輕人中,電腦使用體驗理所當然地應該把現實和虛擬融為一體。
相比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的區別在于可以同時與虛擬的全息圖像、3D模型和現實世界接觸,而虛擬現實則完全沉浸在數字化世界中,與現實世界隔絕,沉浸式的特點,讓它的應用更側重在游戲、影視的沉浸式娛樂消費體驗中。
微美全息云擁有國內領先的AR全息應用平臺,目前主要用于娛樂、廣告、教育等行業,其硬件環境相對成熟,對開發這些領域的軟件和內容非常有利。據Frost &; Sullivan稱,從2017年的總收入來看,微美全息云已是中國領先的全息AR應用平臺。此外,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2018年,微美在國內所有全息A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建立了全面、多元化的全息AR內容庫,在收入、客戶數量、全息AR內容以及全息AR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數量方面,微美全息云在中國全息AR行業排名第一。據弗羅斯特沙利文報告,截止2018年,公司以2.25億收入成中國領先的全息AR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國內領先的全息AR廣告服務商。此外,客戶數量為485,全息AR專利數為224,其中132項專利和92項待審批專利。全息AR內容數為4654,軟件版權數為147,遠超第二名。
微美全息云的收入包括AR廣告服務收入和AR娛樂收入。 AR廣告服務使用全息材料,并整合到在線媒體平臺或線下顯示器上的廣告中。 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條款交付相關服務時,微美全息云會產生收入,這些條款通?;谠诰€顯示的具體行動(即每次印象成本(“CPM”)或每次行動成本(“CPA”)以及線下顯示合同的服務期限。
AR娛樂收入包括軟件開發工具包(“SDK”)支付渠道服務、軟件開發、移動游戲服務和技術開發。當用戶完成SDK支付的支付交易時,扣除對內容提供商的支付,微美會產生相關收入。
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微美全息分別實現營收:1.92億元、2.25億元、1.58億元;凈利潤0.73億元、0.89億元、0.79億元。增長方面,微美全息2018年的營收增長同比2017年為17.19%,到2019年上半年,同比數據為42%;凈利潤方面,2018年同比為21.92%,2019年上半年為58%,凈利增長優于營收增長。
毛利率為70%、凈利率為50%,如此高毛利的數據只有茅臺能類比了。
目前公司變現對全息AR廣告業務較為依賴,2018年,該業務占公司總收入比例為80.5%,2019年,該比例提升至83%。
全息AR廣告業務表現強勁,體現在①客戶和平均單價的量價齊升,微美全息的廣告客戶從2017年的97名增至2018年的121名,同期的平均單價從140萬升至150萬。至2019年第一季度時,客戶數從2018年的49名增加至65名,平均單價從70萬提升至100萬。
全息AR廣告業務推動微美全息的業績快速增長,2018年時,微美全息的收入同比增17.19%至2.25億,凈利潤增速21.92%,毛利率、凈利率均有所提升。
實際上,微美全息云真正的標簽應該是用戶運營。所謂用戶運營,就是其將它分為拉新和老用戶復購兩個維度,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微美全息云在這兩個維度都表現出很高的能力。
在招股書里顯示,隨著5G全息通訊網絡帶寬條件變化,5G全息應用市場將迎來爆發,全息互動娛樂、全息會議、全息發布會等高端應用逐步向全息社交、全息通訊、全息導航、全息家庭應用等方向普及。微美全息云計劃基于全息AI人臉識別技術和全息AI人臉換臉技術為核心技術,用多個技術創新的系統支持全息云平臺服務和5G通訊全息應用。
WiMi微美通過構建多角度拍攝實時建模系統:對采集對象進行全維度的影像掃描,實時合成為立體模型。六度矩陣式光場系統:多光源綜合運用,構建全息虛擬影像的成像場。雙眼視差智能增強系統:采集過程中動態跟蹤對象軌跡并調整光線,保持雙眼差的均衡值。多圖像動態融合系統:狹窄空間中的多維圖像廣角采集技術,應用于云視小型化全息棧倉。全息圖像高速處理算法:對圖像信息進行極速處理,并保證渲染效果,處理速率達10GB/秒。隱身聚酯光學顯像膜:全息成像關鍵構件,讓全息影像完美成像顯示。全息虛擬人物畫音重建技術:運用人骨骼動態捕捉,圖像實時渲染,語音識別技術,聲音模擬技術呈現虛擬人。全息云譜平臺:覆蓋全國的影像采集和還原,具有數據存儲、影像還原、全息社交屬性的交互平臺。WiMi微美通過以上系統組合構建起完整的5G全息通訊應用平臺,以支持各種線上終端和個人設備應用,同時拓展全息社交通訊、全息家庭互動、全息明星互動、全息在線教育、全息在線會議等各種主流5G全息應用。
WiMi微美全息云招股書顯示,全息云業務將與5G深度結合,在5G的高速率與低延時的協作下,遠程通訊與數據傳輸,從系統終端到業務服務器傳輸時延平均6ms左右,遠低于4G網絡傳輸時延,保障了全息AR的遠程通訊與數據傳輸中的無卡頓、低時延,以及多終端異地協同,時交互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使得端+云協同的協同更加高效。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和物聯網(IoT)應用,使得微美全息云的全息AR廣告業務與全息AR娛樂業務,以及全息互動娛樂、全息會議、全息社交、全息通訊、全息家庭全息等,都將基于5G+AI人臉識別技術和全息AI人臉換臉技術的核心技術獲得有效增長。
《財經雜志》權威文章中說明,此前判斷AR技術要在企業級市場爆發,至少要在2020年后,其依據是AR對數據運算的要求很高,如果沒有高帶寬、低延時的網絡,如果沒有5G技術,很難發展起來。而從2020年起,5G開始鋪開,會給AR技術的應用創造基礎設施。
高德納(Gartner)在今年4月表示,5G技術的應用將加速AR/VR技術。其2018年底的一份關于5G的調研顯示,AR/VR的5G應用,是被調研者認為最能夠驅動新增營收的領域。
回顧技術進步的歷史,通信技術的進步為各類新技術的應用創造了條件。2G時代,功能機開始登上舞臺,3G時代,智能手機應用走向普及,4G時代,各種移動互聯網技術取代PC成為互聯網的主流。那么即將到來的5G時代,至少為AR技術的應用創造了基礎條件。
另一個觀察的維度在于,AR目前已經實現的應用,開始展示出了全新的人與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交互方式。在歷史上,鼠標和計算機圖形界面的出現,促進了PC走入千家萬戶;智能手機時代,人們習慣了觸摸屏的操作。PTC的CEO Jim Heppelmann在談及AR時,強調人的眼睛是非常高效的吸收信息的入口,那么未來,AR技術是否會帶來更高效、邊界的交互方式,在當前的產品、應用中可以看到一些雛形,但仍需時間來檢驗。
看來,2020年將是工業級AR的元年,它就如同個人電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階段,或者手機的功能機階段。而到2025年,消費級AR才可能開始起步,就如同蘋果在2007年剛剛發布第一代iPhone的階段。
因此,5G牌照發放后,第一階段場景的最大應用就是VR/AR產業,這是一個萬億級別的產業,在產業鏈公司中的AR微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