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電影中我們時??梢钥吹竭@樣一個場景:主角輕輕揮一下手,眼前就會出現一塊虛擬的顯示屏,屏幕上的內容不僅可以任意切換,甚至還能夠通過它實現與遠在千里之外的人面對面交談。這就是全息投影技術,而作為一款全新的黑科技,全息投影受到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今天筆者就用四個問題來和大家剖析一下這個黑科技的前世今生。
告別實體屏幕! 四大問題解析全息投影
舞臺上的虛擬形象真是全息投影么?
讀者們見到最多的全息投影恐怕就是在各種演唱會上。2010年,日本著名的虛擬偶像初音通過全息投影技術亮相演唱會。雖然當時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立體化的初音一經亮相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2D到3D的效果轉變狠狠的沖擊著一眾宅男們的神經元。
無獨有偶,在安德烈·羅米爾·揚和科多扎爾·布羅德斯的演唱會上,美國的已故嘻哈巨星圖派克·阿瑪魯·夏庫爾以虛擬影像的方式重登舞臺,不僅可以在臺上載歌載舞,甚至還可以來回走動并與臺下的觀眾打招呼,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真實,這引發了粉絲們的激烈討論。
類似的技術目前在舞臺上應用非常廣泛,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很多人都在用“全息投影”來稱呼它,但很遺憾,這些都不是全息投影技術,它們的真名字叫做佩伯爾幻像,雖然與全息技術效果類似,但它與真正的“全息投影”還相差甚遠。
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很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但它的原理并不復雜。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就是佩伯爾幻像的成像過程。而今天在搭配了CG技術和高亮度燈光之后,佩珀爾幻象表演可以做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從上圖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無論是虛擬偶像初音還是已故的嘻哈巨星,它們能夠登上舞臺都是通過了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來實現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舞臺上的虛擬形象都有一些共通的特點,那就是場景很固定并且在一定要處在黑暗當中,這與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效果相差甚遠。
關于兩者的差別,簡單來說真正的全息投影不需要任何特殊介質就能在上方的空氣里顯示出影像,從任何角度觀看都不會影響清晰度,而且人能從畫面中走過去。而佩伯爾幻像是用傾斜成各種角度的光學材料折射光源形成的視覺效果,觀眾只能在特定的角度觀影,您如果想從畫面當中穿過,只會撞破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