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20日消息(劉定洲)猶記得去年的“兩會”,在5G牌照還未發放前,新華社記者用5G手機進行現場直播拍攝,背靠5G網絡實時傳輸,濃濃科技風和高清畫質,引起了產業界和媒體界的密切關注。今年兩會即將召開,新華社再度放大招,推出了“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全國人大代表還未到京,已經“同屏”接受新華社記者的采訪。
從新華社發布的視頻來看,異地同屏畫面相當逼真,且互動過程沒有感受到時延,動作、表情相當流暢自然?!坝X得形式很奇特,很神奇的感覺。”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崇陽縣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表示。她在武漢參與訪談時與身在北京的新華社記者成功“云握手”。
可以相信,這一新穎的訪談方式,不僅產業界和媒體界感興趣,廣大民眾也會感到驚喜,從更多元的角度去認識5G“黑科技”,不僅僅是網速快。去年的5G直播到今年的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隨著5G技術成熟和規模商用,報道兩會的黑科技也在升級。通過兩會“預熱”,5G將在經濟社會中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兩種創新技術的融合
作為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近幾年來從技術創新、標準建設、牌照發放、走向商用,一直站在聚光燈下,其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海量連接等特性逐漸為大眾所認知。僅中國移動一家運營商,5G套餐用戶已經超過5000萬。
對用戶而言,5G目前的優點似乎就是網速夠快,更有網友調侃稱,換5G手機“主要是方便測速發朋友圈”。事實上并非如此,從新華社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的成功實踐可以看到,5G不僅自身是一門創新的技術,同時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可以與其它創新技術有效融合,推動其它創新技術走向規模應用。
全息成像并不是最新研發出的技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全息成像技術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影像,需要比普通攝像處理100倍以上的信息量,對拍攝以及處理和傳輸平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最早的全息技術僅用于處理靜態的照片。要實現高清影像的超低時延傳輸,全息成像等到了5G的商用。
據了解,新華社的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在終端層面采用了5G+4K視訊終端、全息膜顯示終端,達到了超高清錄制、高保真全息顯示的效果;在網絡層面,不僅有技術成熟的5G網絡作為支撐,在訪談側還布置了MEC邊緣計算平臺,使得大容量視頻內容能夠毫秒級低延時地通過千兆網絡傳輸,采訪互動的雙方語音、表情、動作得以實時自然呈現,訪談因此能夠更加深入。
兩種創新技術的融合,不僅大幅降低了采訪報道的成本,縮短了采訪制作的周期,賦能新聞媒體行業的科技升級,同時也是5G強大技術驅動力的最新例證。
還是中興!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從新華社發布的內容來看,5G+4K視訊終端、全息膜顯示終端,全部采用了中興通訊提供的設備。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兩會報道的5G手機,也采用了中興通訊研發的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這是國內第一款上市的5G手機?!拔覀円o技術進步和國產設備點贊!”
中興通訊人士對C114透露,公司為新華社建設了“5G全息互動采訪系統”,通過動態的真人三維重建,將語音、虛擬成像合成為統一載體,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上述先進終端錄制、顯示,再利用超高速的5G網絡傳輸,將北京總部演播廳和其他現場采訪的攝影棚無縫連接,最終實現了面對面采訪的逼真效果。
中興通訊在5G技術和行業應用方面的積累,是幫助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中興通訊是5G解決方案的全球四大供應商之一,今年連續大份額中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主設備集采,并陸續在港口、工廠、融媒體等領域取得應用突破。今年抗疫期間,中興通訊24小時內完成武漢近20家方艙醫院5G遠程診療系統建設,并在江西、四川多地開展5G遠程診療,有效緩解了疫情爆發對醫療資源擠兌的壓力。
去年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就表示,5G未來應用場景的80%是工業互聯網,也就是各類行業應用場景。從今年抗疫到兩會的5G創新應用,可以感受到,5G行業應用已不再遙遠,正在一步步地深入大眾生活。中國強力推動5G網絡建設的舉措,很快就看到了價值,看到了巨大潛力。
“未來我們將與新華社合作,共同升級5G互動采訪系統,進一步引入5G手機采訪軟終端、AR眼鏡交互終端、AI主播系統等最新技術,進一步擴展和豐富5G互動采訪系統適用場景?!敝信d通訊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