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應用普及包括‘新媒體’概念的運用,形成了作品與觀者在表象上的關聯性,而內在邏輯與文化根基的脫離卻在觀者中產生了感知上的屏障。”這是當下藝術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
近日,科技創新領域取得卓著成就的藝術家和工程師,他們認為,長久的定式和規則使人們在已經形成習慣的工作生活方式中很難有所突破,更別說去創造和感知未來了,我們要在不斷出現的新模式新需求的沖擊中,在科學與藝術深度融合的未來中,找尋諸多“不可能”,這種不可能表現在:保持中國文化根源的設計,吸收它的精神,保留它的基因,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重塑和新生的機會,以此來推動中國藝術發展脈絡繼續向前發展,也將成為這個時代特有的文化符號。
如今,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疊加成為了可能,在虛擬空間中使用的創作工具以時間為驅動,將空間、材料、形式、聲音、算法、數據結合在了一起,創作思維由平面轉而為立體;獨立創作變為多領域人員的協作;創作材料可以取自真實群體或者動態物體的數據;從作品形態上也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可生長性;真實數據的使用也將反映更直觀的社會意義和族群共性而非僅僅呈現某個藝術家的個人觀念。我們已經從技術上開始搭建創作平臺,嘗試實現這種新的創作工具,同時也正在設計基于這種新可能性的藝術作品,嘗試探索這種新形態的邊界。
科技的進步總是帶來更好的生活,無論是我們接觸最為頻繁的移動互聯網還是傳統的制藥業、采礦業、醫療行業,甚至汽車行業都受到科技進步的庇蔭。
而不管技術怎樣發展,我們普通人對于未來便捷生活都離不開“可視化”的概念。因為相較于語言、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而言,可以交互的場景似乎才是人機協作的終極理想方案。
當然,目前人類的技術距離實現上述目標還很遙遠,但例如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的快速進步已經使我們朝未來邁出了第一步,尤其是這些技術與人類第一大工業門類——汽車相結合,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孕育著變革的力量。
盡管VR/AR被看作是下一代的計算平臺,但目前技術尚處于發展的早期,所以很多人都希望等待、觀望等技術完全成熟再進入。
所謂AR,即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它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將原本在現實世界的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視覺信息,聲音,味道,觸覺等),通過電腦等科學技術,模擬仿真后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
據悉,作為全息AR領域的代表企業,微美全息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全息云服務。據介紹,微美全息覆蓋從全息計算機視覺AI合成、全息視覺呈現、全息互動軟件開發、全息AR線上及線下廣告投放、全息ARSDK支付、5G全息通訊軟件開發、全息人臉識別開發、全息AI換臉開發等全息AR技術的多個環節,是一家全息云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商業應用場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娛樂、光場影院、演藝系統、商業發布系統及廣告展示系統等五大專業領域。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構建完成,如今已經是一個用影像來表達,甚至構筑世界的時代。深度數字化的社會,未來必將邁進一個視覺時代,建筑于其上的文化體系和藝術形式也必定與以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