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3月3日消息,今天,微軟推出一款名為Mesh的全息交互協作平臺,能夠為人們提供3D全息線上會議,將不同空間的人投影到同一空間。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記者戴上HoloLens 2頭顯,進入一個虛擬會議室,發現微軟HoloLens之父Alex Kipman“出現”在茶幾前,向他展示微軟的VR/AR的未來愿景。Kipman拿起水母和鯊魚遞給記者的卡通形象,記者也可以進行操作。
這一類似《星球大戰》等科幻電影里的奇幻景象,正來自微軟Mesh虛擬現實平臺。
一、Mesh支持全息交互,《星球大戰》中的科幻畫面成真?
Mesh是一個協作平臺,支持用戶在各種設備上實現虛擬現實體驗。通過這一平臺,位于不同空間的人能夠將自身影像傳送到同一空間,進行交互。微軟在一組視頻短片中展示了具體的應用場景。
比如,帶上VR眼鏡的人從一片竹林走出,通過一個結界般地進入一間屋子,與對面的女士就虛擬的地球儀探討地理知識。
Mesh可以用來上網課,視頻中的學生戴著VR頭顯向老師學習中國書法,桌面上可以對比自己的字和老師虛擬的字,老師在一旁邊看邊口頭指導。
如果需要探討更復雜的工作,Mesh平臺還支持全息的沙盤模型操作,比如對飛機線路規劃進行三維投影,并可以動態拉拽操作。
視頻通話也不再需要屏幕硬件,取而代之的是科幻電影中常出現的全息屏幕,戴著傳感器手套的女生能用手拉拽虛擬的按鍵,調節通話語音的音量。
“Here can be anywhere”——這里能變成任何地方,一句話道出微軟Mesh的愿景。
二、如何實時全息投影,可能與微軟去年發的機器人有關
在初始階段,微軟Mesh并不投影真人,而是以虛擬卡通化身的形象代表用戶。這些卡通形象來自微軟2017年收購的社交媒體AltspaceVR。
按照愿景,最終微軟將會以支持真正的“全息傳輸”,讓人們以自己的形象出現在虛擬空間。
Alex Kipman是怎么讓自身真人形象出現的呢,我們推測,離不開微軟在2020年5月推出的一套在線會議虛擬機器人系統VROOM。該系統使得用戶可以“克隆”一個自己去上班,和在場戴了VR頭顯的同事進行實時交流互動。
雖然“似魔鬼的步伐”略顯得詭異,但至少驗證跨空間虛擬交互在技術上已能實現。
在遠程空間中,通過VROOM系統,遠程工作者可以獲得遠程呈現機器人上面的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通過VR頭顯設備,看到第一人稱視角的自主活動的場景。
時隔一年,微軟又推出Mesh平臺,從軟件平臺層面出發描繪全息交互藍圖,將其VR/AR布局再向前推了一步。
三、Mesh已上線微軟HoloLens 2,但VR/AR設備成本將成平臺發展阻礙
微軟表示,Mesh不僅是一個舉行虛擬會議的應用程序,還是一個建立在微軟云Azure之上的一個為開發者所用的完整平臺。
微軟希望建筑師、工程師和設計師都能看到Mesh的前景。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能夠替代聚集接觸式的合作。
Mesh將兼容各種設備,包括HoloLens 2以及大多數VR頭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PC等。
Mesh的HoloLens 2預覽版和AltspaceVR預覽版將于今天發布。微軟還計劃之后將Mesh加入到微軟Teams視頻會議和Dynamics 365智能商業平臺,讓更多人體驗到虛擬現實的魔力。
阻礙微軟Mesh發展的最大因素是VR設備的成本。雖然用戶通過手機、電腦也能夠接入Mesh,但遠不如用VR頭顯來的身臨其境。之前,微軟也希望通過Minecraft Earth項目在智能手機上實現AR,但這一項目并沒有取得成功。
微軟Mesh也將需要一些強有力的開發者支持,提供一些殺手級應用,這需要內容生態的力量。
我們得知,微軟已經招募了電影制作人James Cameron,精靈寶可夢的開發者Niantic、太陽劇團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在今天的主題演講中探討Mesh的前景。
四、全息投影在國內興起,我國VR/AR市場支出占全球一半
全息投影不僅是國外科技公司的專屬,也是國內科技圈的熱門項目。
在2021年牛年央視春晚中,劉德華通過全息投影的形式出現在《牛起來》節目現場,與現場的王一博、關曉彤一同熱舞,毫無違和感,令很多人困惑——劉德華到底去沒去春晚現場?
在時裝走秀《山水霓裳》節目中,舞臺上出現18個李宇春,換上18套華服,站成一排,也是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帶來一個奇幻的畫面。
相關行業分析師稱,從全息投影的能實現效果來看,當前還是個“嬰兒”,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這一技術的發展,之后我們將在更多生活場景,比如全息投影的爸媽像真人一樣在旁邊嘮家常,云喝茶、云吃飯等等。
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R/VR領域投融資事件數量和金額均出現明顯同比下滑,但是下半年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2021年剛剛來臨,我們已經看到VR/AR領域出現新的爆發趨勢。
知名調查機構IDC報告顯示,中國市場的AR/VR支出規模將于2020年達到66億美元,占比超過全球市場份額的54.7%,成為支出規模第一的國家。2021年,這一趨勢將會延續。
結語:“非接觸”行為方式促進虛擬交互發展
全球疫情雖然為AR/VR產業帶來短暫的沖擊,但“非接觸式”的行為方式正在從底層推動虛擬化、全息式交互的發展。微軟作為虛擬現實領域的領先科技巨頭,已經率先探索了實時全息互動在硬件、軟件多點的可能性,讓我們看到了贊嘆的虛擬現實圖景。
隨著5G、視覺AI、超強算力等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科技企業都在加碼VR、AR領域。雖然行業仍然面臨硬件瓶頸、應用生態不成熟等困境,但相信隨著科技巨頭的平臺漸漸成型,VR、AR軟硬件生態也將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