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目前,車企在智能座艙這個領域,仍大有文章可做。
4月13日,吉利汽車發布自主研發的面向未來汽車智能座艙黑科技——“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笔脑谝曈X和觸覺上帶來顛覆性的交互變革。也標志著吉利汽車將成為全球首個搭載全息無介質成像技術的車企。
根據了解,該系統將率先搭載在吉利ICON(配置|詢價)開發階段的產品上,并在上海車展期間供參觀者體驗。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表示,這項技術將在今年下半年首搭在吉利ICON上,未來,吉利其他產品也將逐步搭載這一技術。
而“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钡降资鞘裁??又能做什么?
按照吉利官方介紹,該系統通過光場的重構,將影像無損的呈現在空氣中,實現空中成像甚至真空成像,駕駛者可平視懸浮在駕駛員與玻璃之間信息,距離人眼20cm-30cm處, 避免駕駛中”低頭族”的出現,保證駕乘安全。
從效果以及實現形式來看,這與當前備受車企追捧HUD功能十分類似。但仔細觀察,二者區別顯著:
第一:HUD需要將導航、車速等信息呈現在前擋風玻璃或者特制的玻璃介質盒上,且并不是所有玻璃都能完成投射。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不需要任何介質,而是借助光學原理投射在空氣中。
第二,HUD投射位置位于駕駛者正前方玻璃上,正常情況下,只有駕駛員能夠看到投射在玻璃上的信息。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采用全彩裸眼3D影像,能實現無介質、任何物體全方位立體影像化,也就是說用戶能夠從各個角度感受到懸浮在屏幕上的真實效果。
此外,吉利官方介紹,這種空中的3D立體成像擁有高亮度和高保真色彩飽和度,已經達到了成熟的商業標準。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場景,調整影像大小,且成像距離可調節,成像效果不受周圍環境影響。
而這樣一個看起來在電影里才會出現的“科幻功能”,又能做什么?
像HUD一樣,該系統能夠實現導航信息,車速等基本信息的呈現,但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塊虛擬在空氣中的屏幕。比如,通過結合智能語音、手勢識別等多模交互方式,實現在接打電話、車載微信使用、視頻通話、視頻會議等功能,盡量避免司機在駕駛中低頭看手機的行為。
另外,音樂、游戲、電影、收發郵件等功能同樣能通過吉利這套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實現。從這個角度看,其成為未來車內大屏的替代者也不是不可能。
在此之前,蔚來的NOMI曾是車內智能助手的“楷?!?,不少車企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能超越,新車主不惜加價幾萬元,只為打開車門時能喊上一聲:“嗨,NOMI”。它能夠幫助車主完成導航,還能時不時做個鬼臉,講個笑話。不少車主對NOMI的評價也證明了這份情感化體驗的深入人心。
關于NOMI打造的內部邏輯,蔚來內部人士曾表示,車內智能助手的打造方向不應該是為了讓它有多像“人”,而是打造好一個能幫助好人類的“機器人”。這樣反而更容易提升用戶的情感化體驗。
當看到吉利“AID-全息空中智能顯示系統”中的小G形象時,我腦海里浮現的正是這句話。吉利打造的小G形象像一個精靈一樣懸浮在空中,可以完成車主的一切指令。甚至每次出現,都是“換裝”后的新形象。吉利官方表示,未來車載智能交互的個性化服務將實現定制功能,車主可以定制自己喜歡的虛擬形象與虛擬人物的聲音定制,甚至可以給他改名字、說暗號、換服裝,像朋友一樣,更具情感。
汽車誕生100多年來,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汽車已經從傳統的交通工具像智能移動終端轉變,人車的交互形式也正從冰冷的中控操作臺向無介質、影像化轉變。在科技吉利4.0時代下,吉利希望通過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技系統等領域構建更硬核的“科技生態”,而智能座艙將成為車企科技競爭的的重要入口。吉利率先推出“新物種”,無疑是在這一時代下為占據智能座艙優勢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