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Immersion(沉浸)這個詞匯在《設計的法則》里提到了,就是讓人專注在當前的目標情境(由設計者營造)下感到愉悅和滿足,而忘記了真實世界的情境。
沉浸式體驗需要盡可能地調動五感,另外為了長時間吸引住參與者注意力,還要盡可能排除其它干擾,所以它有兩大特征:一則需要調動聲光電,二則是需要較暗或較為安靜的外部環境。
▲「印象·劉三姐」 圖源:印象劉三姐官博
初期,沉浸式體驗只是作為一種「秀」存在,比如2004年張藝謀導演的國內第一部山水實景表演「印象·劉三姐」,反響極佳。后來,2018年又在平昌奧運會上創作了「北京八分鐘」。
▲「北京八分鐘」
近幾年,隨著大量娛樂方式和黑科技產品的刺激,以往「扁平化、低互動」的藝術形式和設計模型,已經不足以激發大眾興趣,將設計、藝術、科技三者相結合,能夠增強互動性的「沉浸式體驗」已經一種風潮。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個「好玩」的沉浸式互動設計,開開眼~
01
發光蹺蹺板
蹺蹺板一直以來都童心永存的象征,這個發光蹺蹺板是設計師在每一塊蹺蹺板上加上LED光帶,將「童心未泯」貫徹到底。同時,蹺蹺板還會播放音樂。
隨著人在蹺蹺板上的上下起伏,蹺蹺板燈的強度和音樂聲也會隨之改變,讓體驗者感知來自身體節奏的獨一無二的回響,仿若穿越到那兩小無猜的當年。
02
“海”Liquid Shard
在洛杉磯市中心的 Pershing Square 上空,漂浮著銀色的海洋,這是由眾多銀色的碎片組合的裝置藝術,它們隨風搖曳,吸引不少觀眾與這懸浮在空中的海合影。
空氣流體雕塑裝置面積達15000平方英尺,貫穿廣場和遠處的高樓大廈。作品的目的不僅是美化廣場,這是科技之美和自然之美的結合,也意在為在此地停留的人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03
瀑布秋千
秋千一直是好玩的代表,深得大人孩子的喜歡。而 Waterfall Swing 則是創造性地將瀑布與秋千結合到一起。
秋千上方裝有監測器,能夠捕捉蕩秋千之人的特征、速度等信息,計算水的降落時機,既營造了獨特的空間,又不會淋濕,非常有趣。
04
與189面鏡子一起玩
把兩百個完全相同的小反射鏡排成網格,鋪成平面靜態的整體掛在墻上。
人們走進裝置,各個小鏡子會感應到人臉的位置,而轉向面對人臉,跟蹤捕捉人們的臉部位置,并隨著他的移動而移動
05
企鵝鏡子
450只會旋轉的機器企鵝,通過自己的白肚皮和黑背影,完美呈現出了明暗的關系。
當有人站在面前時,攝像頭會進行拍攝,并同步控制企鵝旋轉,用頗具呆萌感的方式顯現出你的樣子來。
06
泰瑞廣場感應視頻播放裝置
在華盛頓中心泰瑞廣場內,有一個由 ESI 設計公司制作的面積高達1700平方英尺的活動感應視頻播放裝置。
這個裝置會隨著過往行人的移動而變化。三塊顯示屏在《季節》、《色彩游戲》和《城市風光》三個主題之間來回切換,呈現一系列不同的畫面。
當屏幕處于《季節》模式時,顯示屏播放了華盛頓區標志性的櫻桃樹四季生命周期。春天的時候,當人們從屏幕面前走過,櫻桃樹便開始開花,隨著行人遠去,花朵慢慢凋謝。當人們在大堂駐足時,蝴蝶就會在屏幕上翩翩起舞
當屏幕處于《色彩游戲》模式下時,算法生成模式下的彩色線條遍布整個屏幕,像一條交互式編織掛毯,并且與泰瑞廣場上各式各樣的活動相呼應。
當屏幕處于《城市風光》模式下時,屏幕畫面向城市致敬,當行人路過時,屏幕上不斷浮現城市標志性建筑、雕像和交通場景的畫面。
07
倫敦 Transcending Boudaries
這個沉浸式互動裝置名叫《Transcending Boudaries》,2017年1月25日至3月11日展出于倫敦的 Pace Gallery ,算是比較早期的互動體驗。
其創作來源于2個靈感:水粒子的宇宙和綻放飄零的花,將2者相互融合,便誕生了《Transcending Boudaries》。
水粒子的宇宙代表流動的虛擬瀑布,仿佛讓人置身于氣勢宏偉的峽谷之間;綻放飄零的花,以運動的方式與參觀者互動,仿佛讓人置身于微風拂面的花海之間,水和花的元素給人靈動而真實,沉浸又沉醉的體驗。
08
布料游戲
“布料游戲”是一個在網絡虛擬用戶和現實用戶之間建立聯系的互動裝置。
它使用 Java 和 html5 開發工具,將裝置顯示在網絡上的界面投影在地板上,成為一個“沉浸式的環境,對參與者的位置做出各種不同的燈光和聲音反應。
09
音樂交互項目Human Soun
深一腳,淺一腳,腳下漣渏擴散中,有著美妙的音節隨行。這是一個名為 Human Sound 的交互項目,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樂曲的創作者。
變幻腳下的步伐,投影會隨著人們的動作變化,仿佛聲波一樣擴散。而音樂也會隨之響起。
10
Obscura Digital
在舊金山 SalesForce 公司大樓的大廳內,將“瀑布”搬進了寫字樓,一塊長達108英尺、超過700萬像素的LED廣告墻,制作令人驚艷的 CG waterwall 。
看了這么多,不難發現,未來的商業設計趨勢會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加強環境和人的交互體驗。
這些“動”起來的沉浸式場景體驗讓設計變得更有趣,更具互動性,同時商業+科技的力量保有了城市的溫度,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