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新時代的人口普查新在哪?5項重點指標變化帶你讀懂這張全息照片

   2021-05-12 中國全息網4230
導讀

人口普查10年一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進入新時代之后開展的首次人口普查,也是新時代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這次普查增加了很多新指標,采用了很多新技術新手段,也摸清了我國人口發展出現的新變化。增設新指標 普查更細致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歷次普查中、項目數量最多最細的一次。在普查登記表中,增加了諸多新指標。

人口普查10年一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進入新時代之后開展的首次人口普查,也是新時代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這次普查增加了很多新指標,采用了很多新技術新手段,也摸清了我國人口發展出現的新變化。

 

增設新指標 普查更細致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歷次普查中、項目數量最多最細的一次。在普查登記表中,增加了諸多新指標。比如,新增居民身份證號碼登記,通過身份證號碼的比對,能有效提高普查數據的準確性;新增了3至6歲學齡前兒童的受教育情況、新增了60歲以上人員居住狀況和健康狀況指標、新增了一批能反映人口遷移特征和經濟特征的指標。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許穎:我們會有一個指標,就是問你居住的建筑有沒有電梯。這個指標將來對我們老齡化,特別是對老年人口增加之后,生活不便的時候,怎樣進行適老化的改造,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新技術 數據更精準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 張毅:應該說這次的數據精度非常高,根據我們事后質量抽查的結果顯示,這一次普查的漏登率僅有0.05%,這個精度無論從橫向跟世界各個國家比較,或者從縱向從歷次普查來說都是非常高的。 

查出新變化 家底更清晰

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一些顯著變化,既面臨人口眾多的壓力,又面臨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這次人口普查,查清了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最新變化,新生人口增長放緩、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區域人口流動出現新的特點,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段成榮:人口的空間運動已經從過去的不流動的鄉土中國的形態,到現在是頻繁流動、高強度流動的遷移中國形態,這樣一種變化對我們過去四十年社會經濟發展本身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在未來我們現代化強國建設過程中,我相信也會繼續發揮作用。這些都是這幾十年下來普查給我們提供的信息,能夠清楚地把它給展現描繪出來的。

人口普查 人人受益

人口普查最終獲得的相關數據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大到宏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口政策的制定與調整,細到學校、醫院、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布局與配套。可以說,有了精準的普查數據,國家、社會乃至每個老百姓都是受益者。 

 

 

在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許穎看來,人口普查數據就像是一張全國人口的全息照片。拍好并讀懂這張照片,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許穎:十八大以后,我們的發展理念、我們的發展方式、我們的發展格局一直在發生著變化,人口作為發展的非?;A性的因素,它也一直在變化。所以黨中央國務院其實是審時度勢做出了一系列的戰略安排或政策安排。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老齡化持續加深,針對很多老人居家養老,老齡人口最多的省份山東建立政府政策扶持、市場化運營新機制,青島今年實現了全市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照護服務送上門,減輕了百姓不少負擔。 

青島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居民 王柏成:醫護人員隨叫隨到,而且每個月定時來進行健康檢查,非常有利于我們。 

 

受益于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從中西部流入的勞動力持續增加,第一人口大省廣東人口數量已突破1億,今年國家加快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前在廣州,外地戶籍人口和本地戶籍居民都可以一樣享受住房保障租賃補貼。 

第七次普查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增速放緩。但與此同時,因為過去幾年里,全國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得人口中文盲率顯著下降,受高等教育人數大幅增加。這些都為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支撐。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段成榮: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來自人,來自人才。通過發展教育,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的素質水平,我們可以應對勞動力數量相對減少、人口結構老化帶來的這些挑戰。

七次人口普查見證中國從大到強

從1953年開始,中國進行了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數據的變化,也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全過程。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下面我們就從幾項重點人口指標近七十年的變化當中,感受一下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走過的輝煌發展之路。

 

 

 

1、總人口。 

1953年,普查總人口數為5億8260萬,比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四萬萬同胞已經明顯增加。1982年,普查總人口首次突破10億,并在之后以每十年新增1億左右的速度增長。2020年,普查人口總數首次突破14億。 

2、性別構成 

歷次普查數據顯示,總人口中一直是男多女少,男女性別比基本保持在107.56∶100到105.07∶100的區間,2020年,普查總人口男女性別比與2010年基本持平,并略有降低。我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3、城鄉人口比重。 

這是一個持續攀升的數字,它對應的是中國城鄉結構的變遷。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城鎮人口只有13.26%,5.8億中國人5億生活在農村。改革開放后,城鎮化進程加快,到2010年,近一半人過上城里人的生活(49.68%)。2020年,這一數據達到了63.89%。 

4、平均家庭戶規模 

這個數據的變動趨勢和城鎮化正好相反。第一次人口普查時,每家每戶平均4.33人,到了2020年,這個數據為2.62人,跌破了3。家庭規模小型化,主要是受人口流動日趨拼盤,住房條件逐步改善,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等因素影響。 

5、民族構成 

1953年,少數民族在總人口所占比重為6.06%,之后基本保持了占比持續上升的態勢。2020年,少數民族在總人口中占比達到了8.89%,比2010年比重上升了0.40個百分點,民族人口穩步增長,充分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全面發展進步的面貌。

(編輯楊亞瀾)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673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