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這不是全息投影!真正允許多角度圍觀的3D圖像

   2021-06-28 4570
導讀

博雯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星艦企業號和克林貢戰列巡洋艦又打起來了??龋雎缘魞蓚€迷你模型,看看它們互相發射的“光子魚雷”。這可不是只能從正面觀察的二維投影,也不是計算機渲染的特效,而是真實存在于物理空間,能從任何角度觀察的“立體”圖像。全息投影一說到全息投影,腦子最先蹦出來的是鋼鐵

博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星艦企業號和克林貢戰列巡洋艦又打起來了。

咳,忽略掉兩個迷你模型,看看它們互相發射的“光子魚雷”。

這可不是只能從正面觀察的二維投影,也不是計算機渲染的特效,而是真實存在于物理空間,能從任何角度觀察的“立體”圖像。

全息投影

一說到全息投影,腦子最先蹦出來的是鋼鐵俠:

然而這是計算機渲染的特效。

或者是虛擬偶像演唱會:

但這也是利用佩珀爾幻象(Pepper’sghost)形成的偽全息。

這些全息技術所產生的投影,本質上與電影放映一樣,都是對光這一電磁波的控制,且還尚不能完全擺脫介質(如電影幕布)呈現3D效果。

而現在,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研究者們,則通過激光束捕捉物理粒子,創造出了真正的能夠漂浮在空氣中的,動態的立體圖像:

光學陷阱顯示下的立體圖形

想象在一個充滿灰塵的房間中,用強光一照,你就能看到飛舞的灰塵反射光線,在空氣中形成許多小亮點。

利用激光來照射實體粒子并使其向四處反光也同理。

而現在,如果我們能控制這個粒子的軌跡,并且讓這個粒子在這個軌跡上進行極快的周期性運動(scan),那么此時粒子反光的軌跡就會形成一個立體圖像。

這就是OTD(Optical Trap Display),光學捕捉顯示技術。也是BYU電機工程學教授Dan Smalley和他的團隊在這個項目里所使用的核心技術。

他們先使用激光束捕捉空氣中的微小物理粒子,然后快速移動。

當粒子被拖曳穿過空間時,可見光會通過激光束將其照亮,形成一條運動路徑。

而如果這時以高于眼睛的閃爍速率每秒重新繪制10次以上,就能通過視覺的持久性來形成圖像。

并且,在粒子的移速足夠快時,其位置和顏色都可以被改變,從而形成顏色各異的動態體積圖像(volume image)。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還利用透視投影(Perspective Projection)技術,隨著觀看者視角的移動來修改圖像的邊緣及視差,在背景生成模擬的非體積圖像點,以增加對圖像體積或深度的感知。

這時,你就完全可以環繞圖像一圈,360度無死角地去觀察它了:

科幻照進現實

好,先來試個光劍對決:

噗……不笑不笑。因為這些自由浮動的全息圖像,本身是在固定體積大小的空間中,由激光束捕捉粒子構建的,所以只能生成微小的3D全息圖。

團隊里的Wesley Rogers表示,如果要構建一座真實大小的山峰模型,那也必須有一個體積相同甚至更大的空間,來捕捉這整個空間中的粒子。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于是他們使用了一些視覺技巧,如運動視差(Motion Parallax)技術:

來使場景中移動的圖像在顯示時,看起來比實際要大得多:

而對比大多數還是要求觀眾盯著屏幕展現效果的3D投影,這項技術所展現的物理的,而非幻象的投影,真正做到了幻覺與真人的互動。

對此,研究團隊做了一個與人交互的小型demo:

△棍狀小人在手指上跳躍

想象一下,未來圍繞著電影演員的將不再是等待后期制作特效的空氣,或者綠色皮套的特效演員,而是粒子所組成的真實效果在旋轉、爬行或爆炸。

電影制作、物品展覽、舞臺表演……還有科幻電影里所描繪的更多的三維投影的未來,每一天,都在離我們更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676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