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件瓷器展現2000多年歷史
當日上午,在廣西博物館一個900多平方米的展示廳內,工作人員正在為“瓷美如花”展布展。工作人員用手推車將展品推進展廳,每個展品都用厚厚的海綿包住。他們手戴白手套,輕輕的把展品放在托架上,并認真地查看展品是否有問題,擺放位置都要調整幾次。
“你看,每件展品上都有漢語、英語、壯語3種文字說明。”廣西博物館副館長韋江說,幾年前,館內就有類似主題的展覽,共展出60多件展品。此次的“瓷美如花展”是對之前的改造和提升,從全館7000多件瓷器中選出258件進行展示,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12件,國家二級文物100多件。這些瓷器展示了從戰國時期到清代的歷史。
據了解,展覽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展示廣西出土的瓷器,反應廣西瓷器發展的歷程、瓷器的制作過程等;第二部分是展示傳世的瓷器,釉色多樣,樣式美觀,非常具有觀賞性。
高科技手段讓傳統文化更驚艷
韋江介紹,為了讓人們對瓷器歷史有更清晰的認識,這次展覽的設計方案經過招投標、開評審會論證等程序,進行了1年多時間的精心布置,實現了廣西首個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瓷器精品展。這在全國各省市的博物館的展廳中也比較少見。
記者一進入展館,地面上便出現了一個投影,青花瓷上的花紋變化、牡丹花開的動態過程清晰地表現了出來。如果人們再往館內走,便會看到一個精美的瓷器在空中呈360度不停的變幻,利用360度全息成像技術,從瓶口到瓶底,每一面都展示得清清楚楚。它的旁邊還有一個動態的展示窗,展示瓷器從和泥、拉坯、畫片、涼坯、上釉、裝燒的全過程。展示窗旁邊還擺有仿真的窯爐,里面冒著紅光。
展示廳內還專門設有休息區。記者看到,配合著典雅的音樂,休息區內的墻壁上出現了一個瓷盤,一滴墨滴下來,慢慢地變成了瓷器上的花紋的制作過程,給人以美的享受。韋江說,這是采用了扣像投影技術制作出來的,讓人們在休息區內享受一種文化氛圍。
在臨近出口處的墻壁上,有一個畫有花紋的瓷瓶影像。讓人覺得神奇的是,人沿著墻壁走過,青花瓷瓶上立馬出現了“花開蝴蝶飛”的畫面。韋江介紹,這是利用幻影成像的技術,讓人們與瓷器進行互動。
找茬、拼圖游戲吸引小朋友
“為了培養小朋友對瓷器的興趣,我們還特別設置了很多與瓷器有關的互動游戲。”在韋江的帶領下,記者看到展示廳的一角,放著一本電子書,與普通的電子書不同的是,人們不需要去觸摸它,只需要將手在書的上方揮動,便可以輕松翻頁,看到書內所講述的關于瓷器的各種知識。
在互動區內,一臺電子設備上設置了“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尋找左右兩幅瓷器圖片上的不同之種。旁邊的一臺電子設備上,是為瓷器拼圖的游戲,幾幅瓷器圖案不同變化,讓人們對瓷器的花紋印象更清晰。
“這些現代高科技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讓觀眾感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還能讓孩子們從小對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韋江說,該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布置,以后將成為展館的精品展一直展下去,讓人們能夠隨時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