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精度模擬真實觸覺反饋,比VR/AR更輕便的虛擬交互。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看見籃球的3D全息投影已經不稀奇,但如果你能拍打、觸摸這個籃球幻像,而且能感受到它的彈性呢?
智東西9月3日消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提出一種新方法,能創造跟全息投影進行物理交互的感覺。
當你用不同力度拍這個虛擬籃球時,你的手掌會感受到不同的彈性力道,就像在拍一個真球,你的手、手指和手腕都會有逼真的觸感。
而實現這樣宛如科幻片里的互動體驗,完全不需要可穿戴或手持外圍設備,比傳統的VR/AR系統更加輕便。
這項研究的論文題目為《交互式立體顯示的偽全息投影和氣動反饋》,已發表于WILEY智能系統領域旗艦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isy.202100090
01.
三種模式,讓虛擬籃球拍起來像真球
如何做到逼真的籃球彈跳觸感?
研究團隊打造了一個帶有氣動觸覺反饋設備的偽全息投影。
▲用于交互式立體顯示的帶有氣動觸覺反饋的偽全息投影
如圖,其開發的系統有3個主要組件,分別是偽全息顯示、手勢識別模塊和觸覺反饋設備。這些組件被連接到主計算機,并通過基于Unity平臺的內部構建程序進行控制。
其中,偽全息顯示基于Pepper的幽靈投影方案,創造了一種物體“漂浮”在空中的錯覺;手勢識別模塊使得用戶可用手勢與虛擬對象進行交互。
除了視覺反饋外,該系統通過提供觸覺反饋來提供更真實的交互感。
其觸覺反饋設備名為Aerohaptics,當用戶操縱虛擬物體時,該設備使用指向用戶手上的加壓空氣噴射,來復制觸摸感覺,同時它還提供位置和強度控制,以適應各種交互場景。
根據全息投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性質,Arduino控制器單元可區分多種操作模式,包括恒壓模式、手部標志選擇模式和手部跟蹤模式。
在恒壓輸出模式下,無論手的空間位置如何,系統都會向用戶提供恒定的氣動反饋,即用戶會感受到相同的壓力。
在手部標志選擇模式下,算法可以選擇用戶手的哪個部分(共6個標志,每個指尖各1個+手掌上1個)是跟蹤系統的目標,系統可以準確地提供氣動觸覺反饋給不同的手部標志。
在手部跟蹤模式下,壓力基于3D虛擬成像的拓撲與用戶手的運動交互,Arduino控制器單元將手指速度值直接映射到壓力調制單元,使用戶感覺像觸碰到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
比如用戶試圖拍打全息籃球時,將收到與拍打球時“感知”的力度成正比的氣動反饋,能感受到球從指尖滾動時“圓圓”的形狀,以及球彈回手掌時的彈跳壓力變化。
02.
定位精準到手指,拍得越重反彈越猛
隨后,研究團隊用實驗展示了其系統的兩項功能,即觸覺反饋傳遞的準確定位控制和可調觸覺反饋強度。
首先在控制觸覺反饋傳遞的位置方面,系統可控制空氣噴射以非常高的精度指向不同位置。
系統中的商業手部跟蹤設備可以檢測到用戶手部的不同位置,包括手指、手掌、手腕等,跟蹤系統和氣體噴嘴能準確控制觸覺反饋的傳遞位置。
為了證明這一點,Aerohaptics系統被編程為按順序瞄準用戶手上的單個指尖,研究人員在用戶指尖上粘了紙條,這樣就能清晰看到噴氣的位置是否精準。
從上圖(d)中可以看到,空氣會集中噴在目標手指上,相鄰手指上粘的紙條沒有受到干擾。
其次,為了提供不同強度的觸覺反饋,其系統包含一個氣流控制機制,以調節噴到用戶手部的空氣量。這在很多情況下都很有用。
比如,當用戶的手離空氣噴嘴越來越近或越來越遠時,觸覺反饋的強度可以保持不變;當用戶試圖迅速猛拍虛擬籃球,會產生更強的觸覺反應;當用戶拍打幅度很輕時,球的反饋強度也會相應降低。
研究人員在用戶的手掌上放了一個力傳感器,并記錄了觸覺反饋的強度,獲得的圖像結果顯示了虛擬籃球三次硬彈跳后氣流變化,然后是三次較軟的氣流,從而致使傳遞給用戶手的力發生了變化。
03.
比其他全息顯示功能更全
Aerohaptics系統由格拉斯哥大學詹姆斯·瓦特工程學院的Ravinder Dahiya教授領導的可彎曲電子和感應技術(BEST)小組開發。
Dahiya教授說,近年來,觸覺反饋和立體顯示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我們更接近于與虛擬對象進行逼真地交互。
但當前的觸覺技術往往要用到可穿戴或手持外圍設備,其高成本與復雜性可能會阻礙該技術的普及。
與其他交互式全息顯示相比,Aerohaptics系統能將其他系統實現的360°視角、空中手勢識別、觸覺等功能合在一起,同時無需用戶連接設備。
相對于其他在3D虛擬環境中提供觸覺反饋的技術,啟動觸覺反饋系統擁有反饋定位和強度控制等優勢,并保持較低的復雜性和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