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什么會被稱為“魔都”?一方面是因為這座城市的魔幻氣質,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時髦。
新興的生活方式、熱門的網紅展、前沿的當代藝術……上??偸撬鼈兊穆涞氐谝徽??!澳Ф肌钡暮<{百川,讓這里成為前衛的代名詞。
每當入夜后,往浦江東側看去,陸家嘴林立的高樓迷幻閃耀,東方明珠的燈光讓人目眩神迷。
最近,外灘邊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讓這座城市的魔幻又多了一分。
11月1日晚,一場虛擬與現實交互的“賽博古典之夜”音樂會在黃浦江畔充滿未來感的舞臺上奏響,成為當下上海的城中熱事。
通過全息投影技術,這位兩百年前的音樂奇才貝多芬“本尊”穿越時光,來到外灘夜空。表演中,“數字貝多芬”以全息的方式隔空指揮,和靳海音管弦樂團一起,破次元壁地重現了第九命運交響曲片段中的《歡樂頌》。
相比于傳統的音樂現場,數字虛擬技術的融合,使得觀眾在體驗上更為立體化,不僅讓人直觀體驗到藝術與科幻跨界結合的新奇感,還借著大眾熟悉的旋律,將“歡樂頌”的寓意和盤托出。
你實在很難用文字來描述這場音樂會的特別之處,因為它對于視覺和聽覺的沖擊感,遠遠超出了現實世界的既有想象。
隨著音樂漸入高潮,貝多芬的身體和表情也在不斷變幻。音樂的聽覺張力在這一刻有了通感,轉變為無數的色彩與光影,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雖然隔著屏幕,但就在某個瞬間,人們仿佛被這場虛擬與現實的交織吸入了一個時空異次元中。
不難看出,隨著入局元宇宙的玩家越來越多,未來,元宇宙的運轉鏈條和商業模式也會更加完善,具備更多種可能。與此同時,元宇宙營銷的形態也會更加多元、豐富。
當一些品牌還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的時候,有的品牌已經開始做元宇宙營銷了,這才是更可怕的。
元宇宙營銷更重運營和技術
可以看到,近幾年有很多品牌都陸續推出了品牌自己的虛擬形象代言人。
比如花西子同名虛擬形象代言人、屈臣氏的「屈晨曦」、肯德基的「肯德基上?!?、歐萊雅的「歐爺」、「M姐」、鐘薛高的「阿喜」等等,還有一些明星虛擬形象,比如易烊千璽的「千喵」,甚至還有時尚虛擬人比如翎,二次元樂團A-soul等等。
品牌如果已經官宣了自己的虛擬偶像,更應該好好考慮虛擬偶像代言人未來的運營節奏。
當然,品牌也需要彌補技術上的空缺,不斷來提升虛擬偶像的科技感和交互感,來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好感。
虛擬偶像營銷更要有內容
虛擬形象代言和帶貨已經不再是一件稀缺的事情,明年肯定會是一個常態化。
對于品牌來說,通過外部虛擬偶像來合作的話,品牌不能再停留官宣層面,而是需要從場景、人物和品牌之間的契合點甚至是跨界品牌等不同角度來挖掘,除此之外也要考慮類型和邏輯自洽,以內容來獲得粉絲的關注和長期影響力。
元宇宙營銷要注意節奏把控
不論是Facebook改名,還是天貓雙11元宇宙音樂會,可以看到平臺方都釋放出來了元宇宙營銷的信號,這也意味著未來平臺會釋放更多元宇宙的營銷資源。
一方面,平臺也更愿意擁抱新技術和潮流,在元宇宙營銷方面的推進程度會更快,另一方面,平臺的廣告營銷形態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品牌已經開始籌備明年的規劃了,并且也沒有虛擬偶像代言人,不妨往這個方向上想一想,看看是否能抓住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