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我們只是二維表面的三維投影?揭秘全息宇宙的理論來源

   2022-06-07 3030
導讀

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有三維空間的世界中,但如果我們的三個維度,可以等效地表示在一個二維表面上呢?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在數學上二維表面可以包含所有信息來代表我們的三維感知現實。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實際上可能生活在二維表面上?宇宙會像全息圖嗎?概念來源要理解全息宇宙的概念,我們必須從兩件事開始:黑洞和斯蒂


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有三維空間的世界中,但如果我們的三個維度,可以等效地表示在一個二維表面上呢?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在數學上二維表面可以包含所有信息來代表我們的三維感知現實。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實際上可能生活在二維表面上?宇宙會像全息圖嗎?


概念來源

要理解全息宇宙的概念,我們必須從兩件事開始:黑洞和斯蒂芬·霍金?;艚鹗沁^去50年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不需要介紹相信大家都認識。黑洞是一種引力很大的物體,即使是光也無法逃脫它。在黑洞附近,有一種叫作事件視界的東西。 在這個事件視界之內,空間正以超過光速的速度被黑洞吞噬。而且由于我們宇宙空間中的任何事物都無法超過光速,因此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逃脫它。



霍金表明,事件視界還會發生其他奇怪的事情。1981年,他提出這個事件視界可能正在打破物理學的基本規則之一,那就是信息守恒。他表明,落入黑洞的東西似乎永遠從這個宇宙中消失了。也就是說,信息不守恒了,這就是信息悖論。


1997年,阿根廷物理學家胡安·馬爾德塞納用非常精確的數學表明,即使信息在黑洞內丟失,它的完美副本仍保留在我們的宇宙中并且不會丟失。這個完美的副本在哪里?它位于事件視界的表面。換句話說,信息保留在黑洞的二維表面上,類似于全息圖。



這就是全息原理,這是解決黑洞信息悖論的量子理論的一個特性?,F在,這種將信息保留在表面上的概念已成為物理學的主流。科學家最初是如何想出這樣瘋狂的概念的?通常,突破性理論源自其他杰出科學家先前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杰出的科學家不僅是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還有以色列物理學家雅各布·貝肯斯坦。


1972年,貝肯斯坦推導出了一個方程,該方程顯示了任何空間可以擁有的最大熵。信息論表明,這個方程也適用于信息,它代表了可以在任何空間中保存的量子信息的總量。但是,你會注意到這個方程不包括體積,只包括表面積,這與我們認為的直覺相悖。也就是說,任何給定體積中的熵或信息量與空間的表面積有關,而不是體積。



這個方程啟發了許多科學家,以尋找關于宇宙的更多真相。他們發現,從數學上講,霍金在黑洞中丟失了信息是正確的,但它并沒有從我們的宇宙中丟失。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基本上任何落入黑洞的東西,仍然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是被涂抹在事件視界的表面。這就是全息圖概念的來源,是3維對象的2維表示。他們推測,黑洞內部的東西是事件視界表面的一種投影。


全息宇宙

你可能會問,這與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全息圖有什么關系,因為我們似乎并不生活在黑洞中?這些科學家從數學上推斷了這一全息原理,以表明我們的整個三維宇宙也可以完美地呈現在宇宙的二維表面上。在數學上,我們是涂抹在宇宙二維視界上的信息的投影,這個視界將環繞整個宇宙。這個視界到底在哪里?它在數學上是無限遠的,所以我們永遠也達不到它。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生活在黑洞中?不,他們只是說任何3維空間都可以用2維表面表示。在黑洞的情況下,我們在那個表面的外面看著它。就我們的宇宙而言,我們處于該表面的內部。所以我們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嗎?必須了解的是,2維表面的概念是一種數學結構。即使它在數學上是堅如磐石的,也不一定它能成為現實的基本性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705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