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息技術的發明
全息技術是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Dennis Gabor博士發明的。他也因此而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初,Gabor博士只是希望提高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上世紀60年代初期,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員Leith和Upatnieks制作出世界上第一組三維全息圖像。這段時間,前蘇聯的Yuri Dennisyuk也開始嘗試制作可以用普通白光觀看的全息圖。
現在,全息技術的持續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精確的三維圖像。
二、 全息圖
全息技術是實現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該圖像稱作全息圖。全息圖是一種三維圖像,它與傳統的照片有很大的區別。傳統的照片呈現的是真實的物理圖像,而全息圖則包含了被記錄物體的尺寸、形狀、亮度和對比度等信息。這些信息儲存在一個很微小但卻很復雜的干涉模式中。這個干涉模式是由激光產生的。
從三維物體上反射出來的光形成一個非常復雜的三維干涉模式。要記錄下整個模式,使用的光必須嚴格定向,而且屬于同一顏色。這樣的光叫做相干光。因為激光器產生的光具有單一顏色,而且所有光波都協調同步,因此激光是制作全息圖的理想光源。
當你用光照射全息圖時,儲存在干涉模式中的信息就會借助入射光再現由物體反射出來的原始光波波陣。你的眼睛和大腦就會覺得原來的物體好像又出現在你面前了。
三、 全息技術照相
1. 理論分析
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原理,將物體對光的振幅和位相反射(或透射)情況同時記錄在感光板上,也就是把物光的所有信息全部記錄下來,形成三維空間的立體圖像。這種照相技術與常規的照相方法相比有獨特的優點。它對疑難痕跡物證的檢驗,特別是無反差痕跡的檢驗、保留痕跡物證的檢驗具有重要的推廣使用價值。在全息照相中,感光片記錄的不是圖像,而是光波。
如圖1所示,是漫反射全息照相拍攝(記錄)的光路,分束鏡將激光光束分成兩束,一束激光經平面鏡M1、擴束鏡L1照射到被攝的物體上, 經物體的漫反射, 照射到全息干板E上,稱為物光U0 另一束激平面鏡M2、擴束鏡L2 直接照射到全息干板E上,稱為參考光UR。兩束光將在全息干板上產生干涉,形成干涉條紋。

記錄有物光波全部信息的干板經顯影、定影即成為一張全息圖片。將其放回拍攝時的原光路圖中,僅用參考光將其照明就可以觀察到物像的再現。
全息圖的觀察方法如圖2所示,原物虛像的觀察比較簡單,只要將處理后的全息圖放在原處用參考光波照明,沿著原物光波的方向觀察即可以看到原物的虛像,若想得到一個沒有畸變的實像則用原參考光的共軛光波來照明全息圖,然后用一塊毛玻璃在如圖3所示被攝物處移動可接收到實像。

2. 制作要求
在商店、藝術中心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很多全息圖都是在專業實驗室里制作的。典型的制作全息圖的實驗室包括一臺激光器、一個防震光學平臺、棱鏡、反射鏡、光學支持架和其他多種配套設備。制作全息圖也需要一個暗室環境。為了拍出一張滿意的全息照片,拍攝系統必須具備以下要求:
1)光源必須是相干光源
2)全息照相系統要具有穩定性
3)物光與參考光應滿足
4)使用高分辨率的全息底片
5)全息照片需在暗室環境中沖洗
只要有這些設備和一個合適的實驗室環境,一個業余愛好者也可以制作全息圖。制造價格非常低廉但性能不遜于專業設備的全息設備是可能的。隨著廉價激光二極管的誕生,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制作全息圖。
四、 全息技術應用
全息照相是一種不用普通光學成像系統的錄像方法,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立體攝影和波陣面再現的新技術。由于全息照相能夠把物體表面發出的全部信息(即光波的振幅和相位)記錄下來,并能完全再現被攝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因此,全息技術在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產品辨偽
全息圖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有很多用途。它可以用于一些產品的包裝上,可以貼在出版物的封面上,也可以用于信用卡、駕照甚至衣服上以防假冒。
2)全息無損檢測
工程師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利用全息圖檢查產品上可能出現的裂紋及進行質量控制。這種技術叫做全息無損檢測。
3)全息智能顯示
全息圖還用于很多民用和軍用飛機。飛行員在望向駕駛艙窗外時,全息圖為他們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這叫做智能顯示?,F在,只能顯示在一些汽車上也可以看到。
4)幫助藝術家創作
藝術家可以利用全息圖進行創作。很多藝術家覺得,全息圖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三維的和純光學的空間,使得他們可以表達一些在“傳統”媒介上不能表達的圖像和信息。
5)全息數字存儲
一般全息圖的記錄介質是感光乳劑,它通過受光乳劑的黑度來記錄振幅分布;同樣也可以用鈮酸鋰(L iNbO3)單晶來記錄。在1cm3 大小的這種單晶內,可以貯存1000幅全息圖。也許某一天,光子會像今天的電子一樣進入計算機網絡。這一天到來時,全息圖就會被用于儲存信息。這叫做全息數字存儲(HDS)。有了HDS,你就可以在一個方糖大小的尺寸上儲存整個國會圖書館的信息。
6)CT圖像的計算機制全息三維重建
全息圖不僅能記錄物光波的強度,而且能記錄物光波的相位(深度和方向信息),在一定條件下再現可以看到物體的全部信息的三維像。隨著計算機技術及其外圍設備的發展,計算機制全息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光學全息相比較,計算機制全息具有靈活方便、低噪聲、高重復性、適用范圍廣、衍射效率高、對環境要求地等優點,因此用計算機制全息法實現CT片的三維重建是一種直觀有效的方法。一個片面的醫學圖像可以最終制作成三維全息圖。計算機生成的全息圖也可以使工程師和設計師的設計圖樣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
7)良好保密性與指紋檢測
全息底片必須通過相干光源,在特殊的光路下才能觀察到底片的內容。因此,全息底片具有良好的保密性能。全息照相是快速、準確識別指紋特征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利用相關匹配濾波片把指紋信息轉換成光強變化。被檢指紋若與指紋庫中某一指紋完全一致,則產生最大光強;若不一致,則擋去一部分光而減弱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