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創業公司獲得多少的A輪投資,又某某創業公司完成B輪、C輪的融資。A輪融資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創業公司從最初的想法實施進入到商業化階段。但現實是,很多公司在拿到A輪融資后,往往會容易陷入困境;很多抱有美好愿景的公司在商業探索上失敗,能難在A輪后獲取下一輪的融資,而對于貢獻A輪融資的風投而言只能陷入兩難的處境。而作為獲得A輪融資的創業公司,如何能夠在后續順利的獲得B輪、C輪融資甚至最終到IPO,很關鍵的一點是要弄清A輪后的一些常識與陷阱。
為了讓投資回饋提升,有更多的風投愿意加入,無論是已經獲得A輪或是正準備A輪的創業公司,首先要知道創業的三個常識。
【終點】
從和資本的對話來講,創業公司看的見得終點是IPO。以美國市場為例,成功IPO的條件有三:1、Market Leader,即確立市場第一的位置;
2、收入達到一億美金,這樣去上市才會有券商愿意幫你操作;
3、盈虧基本上得接近平衡,若盈虧線還往下走時,應該去融資。
【時間】
從基金的管理時間和公司需要成長時間來看,7年到10年是一個能夠IPO的過程,所以你必須七年左右上市。
【概率】
成功就是99%運氣+1%能力,運氣對于創業來講有三個因素:
1、市場環境,選擇增長中的新興市場要比一個停滯不前的市場要好;
2、競爭,能避開競爭的話,最好早期不要競爭,不要一開始就是紅海一片片;
3、資本,找好的、長期的、有經驗的資本。
創業公司A輪后必須知道的第二點兩點商業常識。
【價值】
價值等于體驗減去成本。相比老模式,體驗越高越好,成本越低越好,中間多出來的,就是創業公司創造的價值。如何創造價值?1、往體驗上做,10倍的體驗,但是成本不變;2、體驗不變,成本下降,例如下降一半成本。
【競爭】
怎樣能夠贏得競爭?必須及早的思考護城河,規模效應、技術、品牌、網絡效應,總得占一樣。
市場競爭通常有這兩種終局:8/2格局,如老大就是大猩猩,擁有市場的基礎設施,老二是黑猩猩,靠差異化競爭,其他人都掙不到錢,屬于猴子。而現在的電商都有這種態勢。
5/5格局,市場的第一和第二差距不大,同質化競爭,誰也難以殺死對手。在線招聘市場就有這種特征。
最后創業公司A輪后必須知道的4個陷阱。
【產品須符合市場要求】
創業的第一條要思考的就是市場跟產品之間是不是契合,你要找的是很饑渴、高增長這樣的市場。找一個有水的地方,針一扎就出水,而不是花時間去培育市場?;ヂ摼W出現以后,技術風險變得很低,而常出現的市場風險是:偽需求,沒有這個市場;市場太小;市場增長的沒有你想象的快。
公司發展需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找切入點;第二階段找調整運營模式,看看掙錢不掙錢;第三階段開始踩油門,在踩油門的過程中積累競爭壁壘。
【錢燒還是不燒】
燒錢可能是錯的,不燒錢肯定是錯的。你不燒錢,你的競爭對手肯定燒。一但競爭對手跑到第一的位置,別人就會加速度,資源、媒體、人才都會往那邊跑。所以不燒錢肯定是錯的。要注意花錢買的客戶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留出利潤才能夠幫你攤銷固定成本。
燒掉的錢去哪里了?燒掉的錢變成了利潤表里頭的費用,進入了你的資產表;最好的燒錢當然都是變成資產,不管有形還是無形的資產。
【知道團隊的重要性】
在重視團隊重要性同時,也必須意識到隱藏在團隊里的兩個陷阱:1、團隊擴張,是公司死亡的第一原因,團隊是固定成本,當你上頭沒調查清楚,一旦進入下降周期時,你就會被撐破。
2、團隊創始人,公司死亡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創始人自己迭代升級速度太慢,公司越來越大,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都要創始人去解決,很容易成為公司成長瓶頸。
【融資】
融資,要了解二級市場,不要盲目高估值;要尋找長期優質的投資人;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誰給錢快拿誰的錢,誰給的錢多拿誰的錢。
查理.芒格曾說過:“你如果能夠告訴我哪些地方去了會死,我就知道我不會死的地方,我就不去,不去就活得長?!弊鳛橐呀洬@得A輪融資的創業公司,知道了這些必死之路,還會奮不顧身往前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