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存儲技術與當今的光學存儲技術格式(如DVD和藍光光盤)完全不同。DVD和藍光光盤至多只能將信息存儲到光盤表面的四個層面上,而全息存儲技術則可以利用完整的光盤。在GE微型全息光盤中,全息圖、或者代表信息字節的三維圖案,以受控的深度寫入到光盤中,然后可以讀取。由于微型全息光盤可以利用完整的光盤存儲,其存儲容量比現有技術要強很多。
節能是王道
相關數據顯示,一家公司的75%的IT支出流向了數據存儲。《新知客》的報道說,2010年,全球數據中心能耗導致的花費將達115億美元。如果按照電源的實際使用率在50%左右計算,僅100臺服務器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運行的耗電量將達到54萬度。然而,這些昂貴、耗能的服務器中的絕大部分數據大多時候都是靜靜地躺在那里,難得被叫出來工作一次。既然如此,何不將這些不常被訪問的數據存儲在體積小、節能的介質上呢?
于是,全息存儲技術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GE從2004年開始致力于研發全息存儲技術。2009年4月,GE開拓性地成功研發微型全息存儲材料,它可以在一張標準大小的DVD光盤上支持500GB的存儲容量,相當于單層藍光光盤容量的20倍,100張DVD光盤,或者大部分筆記本電腦的硬盤容量。
而現在,GE應用光學和功能材料實驗室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共同努力,使得500GB大容量全息光盤達到藍光光盤相同的刻錄速度。最終,這個跨部門團隊將致力于開發能夠存儲1TB(相當于1000GB)數據的全息光盤。
與傳統硬盤不一樣,全息光盤使用壽命達到理想的狀況。相對于普通存儲介質來說,全息存儲在切斷電能供應的條件下,數據可在感光介質中保存20多年之久。
因此,正如某些專家所說的,是時候拋棄數據中心的那些耗電硬盤了。也許幾張500GB的光盤就可以搞定了。很多國家規定,患者的圖像和X光片都是必須留存的內容。毫無疑問,對于醫院來說,全息光盤則給他們未來的信息存儲帶來了福音。事實上,其他諸如檔案館、圖書館、銀行、媒體等需要專業存檔的機構也會大受裨益。
走向市場
在當今的數據存儲市場上,磁存儲和光存儲是我們記錄數據的兩大主要手段。盡管這兩大領域都有較大的發展,但容量更高、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強是永遠追求的目標。面向未來對存儲應用的需求,磁存儲存在壽命相對較短和高能耗的缺點,而傳統光盤存儲在容量提升方面已接近極限。
另外,數據存儲的需求與日俱增。國際數據公司(IDC)200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數據的產生已經在2007年超過了數據的存儲能力。如今,大約三分之一的數據被簡單的處理掉了,而“數據產生”和“可獲得的存儲”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
于是,全息存儲技術越發引人關注。這種技術一旦成熟的話,一塊方糖大小的立方體就可以存儲高達1TB(相當于1000GB)的數據。這對于專業存檔以及消費電子市場來說,都充滿了巨大的商業發展潛力。
盡管全息存儲技術尚未步入成熟應用階段,但其商業前景毋庸置疑,未來10年有望取代目前磁存儲和光存儲的主流地位??上驳氖牵⒋鎯夹g這幾年取得了重大突破。GE微型全息光盤材料在普通環境光下不會退化,可靠性比早前的全息存儲材料大大提升。
如今,由于滿足了專業檔案市場所需的刻錄速度、數據存儲能力和更長的使用壽命,GE最近取得的技術突破將增強企業將微型全息技術推向市場的興趣。未來幾個月,GE研發和許可證團隊將抽樣調查一些對專利全息數據存儲平臺感興趣的公司,該平臺可視為一個全面的產品組合,包括材料、光盤、用于生產的光學系統和光驅技術。
GE技術投資副總裁William Kernick說:“最新的全息數據存儲技術突破是技術產業化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進步……我們期待與戰略性的產業合作伙伴一道,為市場創建令人興奮的新型解決方案。
盡管GE最初聚焦于商業檔案產業,但最近取得的突破使得微型全息技術可以應用到消費電子市場。GE計劃把這項技術許可給整個消費電子供應鏈上的眾多合作伙伴。GE技術投資團隊正積極尋求潛在的技術轉讓和許可機會。
未來,利用GE專利材料的全息光盤可以在類似于藍光或DVD播放器的系統上進行刻錄和讀寫。事實上,由于硬件和格式與現行的光學存儲技術類似,因此將來的微型全息播放器同樣可以讓消費者播放他們的CD、DVD和藍光光盤。(GE全球研發中心的高級研發工程師史曉蕾和萬新軍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