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幻影成像、人造陽光……新鄉“追光者”把鏡片玩明白了
大象新聞記者 王曉娜 馮靖雯/文圖
碧色玉佩懸浮在空中,看得見摸不著;明明是假窗戶,卻有陽光照過來……2月20日,記者在新鄉一家光電企業目睹了以上神奇場景。新鄉市紅旗區的百合特種光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里,“追光者”們展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三維立體投影效果逼真,光電儀器走向故宮博物院】
走進百合光電的展廳,可以看到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透鏡,晶瑩剔透,光芒閃爍。展廳內最亮眼的是一塊懸浮在空中的玉佩,顏色碧綠,緩慢旋轉。工作人員現場演示,玉佩雖然清晰可見,卻無法用手觸摸到。原來,這是“幻影成像”,通過光學成像在空氣中,讓人裸眼也可看到3D立體效果。
百合光電銷售總監程慶豪介紹:“故宮博物院用來展示文物投影的儀器,就是由百合光電提供的,幻影成像的圖案可根據需求定制?!背酥猓糜俺上襁€可應用在主題公園、醫療、教育等行業。
【人造陽光照進地下室,沒有窗戶也能享受日光浴】
幻影成像展區旁邊的設備,同樣令人驚奇。展廳墻上貼著一塊方形的假窗戶圖框,窗戶右方的儀器發出光來,照亮墻上的一塊區域,效果和真實的陽光別無二致。發光設備正是公司研發的藍天燈。
百合光電市場部副總經理黨燕說:“這款設備可用于地下室、宿舍等不見光的區域。它的光譜是和太陽光完全一致的,可以讓人在沒有陽光的室內享受日光浴,緩解陰暗環境帶來的抑郁情緒。”
【公司開展校企合作搞科研,探索光的更多可能性】
記者了解到,百合光電以鍍膜起家,建有光學元器件熱加工、冷加工、鍍膜、膠合、鋼化、印刷、曝光等工藝的生產線。公司的產品包括各種棱鏡、濾光片、反光杯、導光棒、反射鏡、ITO導電玻璃等,主要應用于紫外光刻、汽車、醫療、通訊、航空航天等行業,量產型產品國內領先,國際上列屬第一梯隊。
為助力半導體裝備產業實現國產化,不再被光刻光源“卡脖子”,百合光電每年拿出企業年產值的20%~25%作為科研經費,積極與各大高校建立戰略合作,從市場需求出發,定位技術攻關方向,通過與高校的聯合實驗室以及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聯合培養人才,實現項目產業化。
百合光電總經理張博說:“作為‘追光者’,我們公司將繼續探索和開創更多光的可能性,大力投入健康、環境、綠色、娛樂等產業,以人類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為我國全面現代化做貢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