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的火爆,讓虛擬數字人再度成為市場寵兒。技術的突破,驅動著其加速駛向商業化落地......在文娛產業,虛擬數字人也為數字經濟帶來一番熱鬧景象。
虛擬人,從“人仿AI”走向“AI仿人”
1985年,英國卡爾頓電視臺第四頻道決定推出一檔音樂視頻節目。節目如何能夠快速獲得觀眾的喜愛?從主持人身上做文章!
不久后,“第一位計算機生成的電視節目主持人”Max Headroom出現了!
獨特的主持風格不斷出現重復、變聲、怪異的大笑等故障藝術很受歡迎,節目播出時段收視率翻了一番。
不過,當時的技術條件并不足以用計算機制作,只能依托影視工業。Max由一位真人演員在化妝師和造型師的配合下,在藍屏前完成拍攝。這導致Max看起來的效果較為僵硬,主持風格也十分“鬼畜”。
圖源:bilibili
滿臉可愛的雀斑,擁有一半西班牙血統、一半巴西血統的虛擬網紅Lil Miquela在Instagram上坐擁近300萬粉絲,虛構的身份設定是生活在洛杉磯的一名19歲巴西裔美國女生?;钴S在各個互聯網社交媒體平臺,分享自己的最新的時尚造型、日常生活以及她的單曲如《Money》《Sleeping In》。
在中國,虛擬歌手洛天依于2012年作為中文虛擬歌手正式出道?!捌胀ǖ腄isco我們普通地搖, 我普通的心在撲通撲通地跳?!?015年這首二次元歌曲《普通Disco》在B站意外走紅,圈地自萌的二次元文化成功“打破次元壁”,從此走入主流音樂圈。
圖為虛擬歌手洛天依專輯《虛擬游樂場》封面。圖源:環球網
虛擬與現實逐漸模糊,偶像們越來越“真”
虛擬人被賦予具有個性的人格特征,虛擬偶像的影響力從粉絲數、內容產品、商業合作項目情況等方面“卷”的很激烈。同時,虛擬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與人類相仿,越來越“真”的視頻影像呈現出某種人類的活動。
例如2021年虛擬偶像柳夜熙引起現象級刷屏,熱搜話題“挑戰柳夜熙仿妝”播放次數超過4億次。畫著國風妝容的柳夜熙,動作神態、舉手投足間散發著真人的味道,渲染效果猛地一看“傻傻分不清楚”。
虛擬偶像柳夜熙短視頻截圖。圖源:抖音
論“真”方面,“初音未來”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歌手,多次與現實歌手合作創作,代表作品《甩蔥歌》《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還多次被現實歌星們翻唱......
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圖源:《甩蔥歌》MV
多才多藝的虛擬偶像們,正在組團“出道”
“我們一起去歌唱,去舞蹈,去創造,去追夢......”開場歌曲《青春舞臺》為首屆中國數字音樂會拉開序幕。多位虛擬數字人明星相聚舞臺,帶來實體舞臺+現實虛擬技術、真人歌手+次元數字人的新奇表演。
音樂會主持人由央視網小C擔任。小C既是央視網人工智能編輯部的講解員,也是中國媒體行業內首個直播連線采訪人大代表的“3D超寫實數字人”?!拔逶挛迦諐箽忾_,南門競船爭看來”的詩句將觀眾帶入一片青翠的竹林,表達承載出安康順遂的祝愿。舞蹈《端“舞”安康》由新華網旗下首位原生數字人筱竹跨界表演……
央視網小C主持音樂會片段。圖源:央視網
數字人筱竹表演片段。圖源:新華網
在音樂會結尾,由數小智、沐嵐、筱竹、蘇小妹、Tacitly-麟犀、Biubiu、哈啰圖靈等各路身負奇才的虛擬偶像們聯袂演繹主題曲。正如主持人小C所提,“有沒有想過在另一個次元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自己的虛擬分身,在那里你正化身舞者、歌者,奮力舞動你的青春”。
實體舞臺+現實虛擬技術,真人歌手+次元數字人,超一線數字人明星齊聚……一場盛大精彩的數字音樂會背后,是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主要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持續提速。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文化產業鏈中參與生產、消費等環節的群體角色在不斷發生變化,各生產要素也在融合、創新的大趨勢下開始發揮更大價值,并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虛擬人音樂會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首屆中國數字音樂會節目《新定軍山》。圖源:北京亦莊官方發布
從洛天依、英國虛擬樂隊Gorillaz,到虛擬網紅Rozy、虛擬偶像團體“A-SOUL”……當下,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關注和投入虛擬數字人的技術研究和應用實踐,并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美國的虛擬數字人技術主要應用于娛樂、廣告、教育等領域,如好萊塢電影中的特效人物、Facebook平臺上的虛擬助手M等;日本的虛擬數字人技術則主要應用于動漫、游戲、旅游等領域。
據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預計到2028年,全球虛擬活動市場規模將達到5047.6億美元。未來,虛擬數字人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深入運用。
話說回來,倘若論才藝表演實力,你會粉哪位“唱歌姬”?
審核:張寧 策劃:李政葳 撰文:王一涵 編輯:李汶鍵、李飛、穆子葉 光明網出品
綜合|經濟參考報、央視網、北京日報、文藝報、藝術與設計雜志、鳳凰網、北京亦莊官方發布、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