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100多個探頭無處不在 全息投影助畢加索"現身"

   2012-06-11 轉載于網絡佚名4250
導讀

  下周一晚,世博園中國館將鋪上長長的紅毯,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將舉行開幕式,明星張曼玉、劉燁都將前來捧場?! ∮浾咦蛱煸?/p>

  下周一晚,世博園中國館將鋪上長長的紅毯,“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將舉行開幕式,明星張曼玉、劉燁都將前來捧場。

  記者昨天在大展現場看到,為了這個開幕式主辦方特別搭建了一個面積達三四百平方米的舞臺,舞臺中央的巨大架子上,鋪設一層薄膜。下周一晚上,已經去世38年的畢加索將通過這個薄膜 “來到”舞臺上——這是主辦方聯合新娛樂電視頻道首次使用全息投影技術還原畢加索“真身”。

  據悉,48幅油畫、7幅版畫和7座雕塑,共計62件法國國寶級畢加索作品目前已進入中國館,其中大部分懸掛上墻。記者昨天獨家進入基本布置妥當的展廳,親身感受這位現代藝術創始人和奠基者的藝術魅力,更感受到現場布展的火熱氛圍以及安保的森嚴狀態。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每走幾步就是一個探頭,而這些信息將反映在監控室的大屏幕上 晚報記者 周斌 現場圖片

  記者探訪

  外人進入都要登記身份證

  昨天下午四點多,大展主辦方負責人謝定偉還在開大展的安全協調會議。“關于安保,中法雙方都有嚴格要求。尤其法方,先要看借展方的安保條件是否達到標準,否則法國文化部不會答應借出來。法國文化部有專門的安全評估機構,為了‘畢加索中國大展’,特地派出安保專家來滬,光審查場地就看了三天。當對方看到世博園中國館的安保水平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們說,全世界都沒有看到過這么好的監控室。 ”謝定偉講起這些頗為自豪。

  此次大展使用一級保衛,這些畢加索的畫就是分乘8架運輸機飛抵上海,然后武裝押運進展廳。展廳內布置了100多個探頭,夜間有紅外線探測器,保安人員總數達到244名。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探頭無處不在,每走幾步就是一個探頭。進入展廳要經過三四道門,每道門都有專人看守。展廳大門口,兩名保安對進入展廳的任何一個外人都要進行身份證核對登記,然后記錄下每個人進出展廳的時間。

  記者在監控室看到,3位工作人員緊盯著6個大屏幕,每個大屏幕上都有16個畫面,這只是畢加索大展的展廳監控室,中國館另有一個超大監控室。

  打火機、食品飲料不能帶入

  對于觀眾來說,看這個世界級高規格藝術大展,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文明約束,如不能拍照,手機拍照也不被允許。主辦方表示,閃光燈會影響作品壽命。由于現在手機像素很高,拍了之后,甚至可以打印復制出作品,根據與法方在合同里的約定,要保護作品的版權。

  進入展廳前,觀眾要接受安檢,打火機和食品飲料都不能帶入,展廳外側的休息室有食品和飲料供應。進入展廳,觀眾不要大聲喧嘩,包括打手機,手機最好關機或調至靜音檔。

  在中國館內“再造”展館

  法方對“畢加索大展”場地的溫度、濕度要求極嚴,展廳溫度必須在21℃正負2℃,濕度必須在45%至55%。世博園中國館本身并不是專業的美術展覽場地,為了更好地控制溫度、濕度,必須在中國館內專門搭建一個封閉的空間,還連帶安裝全套的消防系統、空調系統、探頭系統,等于在中國館內再建了一個1800平方米的館中館。

  展廳的燈光也是主辦方特地挑選的世界博物館專業級燈光三巨頭之一的奧地利某公司光源,一個燈就要5000多元,幸好對方贊助了一部分。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相比其他博物館、美術館,本次大展的燈光偏明亮,墻面被映得像水洗過一樣白凈,畢加索的大作在展廳內格外安詳,從不同側面看去,都能取得較好的觀賞效果。畫的懸掛高度統一在1.8米多一點,符合普通人的觀賞視角。

  法國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長兩天前來滬,就是為了親自來展廳指揮掛畫。這次大展不像其他展覽,事先可以確定某幅畫掛哪面墻,而是要對方館長親自到現場,根據墻面感覺,當場決定掛哪幅畫,哪幾幅畫適合并排掛。

  民企首辦超級大展,數千萬元投資回收成懸念

  “如打平,明年就引進木乃伊”

  采訪本次“畢加索中國大展”承辦方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定偉得耐著性子,因為采訪會被工作人員的請示匯報、各種事務協調以及不斷打進來的電話打斷,就是這么一位性子不疾不徐的中年男子,成了中國民營企業辦國際超級畫展的吃螃蟹第一人。謝定偉說,這次能打平就算成功,這樣會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介入藝術。

  總費用遠超5000萬元

  謝定偉說,一家私營企業辦畫展當然要有商業模式,國外幾十年來就是這么做的,在國內一般由政府來辦這么高規格的大展,“我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商業模式就要求贏利,謝定偉的目標是不能虧本。由于畢加索作品的保險金太高,加之中國館場地租金不菲,甚至比數百萬元的保險費更高,達到八位數,另外還有八架飛機運輸費以及人力物力成本等各種費用,整個大展總投資據謝定偉測算,“肯定超過臺北畢加索大展的投資。”而畢加索這62件作品在臺北的展出總投資將近5000萬元人民幣。

  接受贊助超1000萬元

  在國外辦藝術大展,投資的回收方式無非是門票、衍生品出售以及社會贊助三種,光靠門票可能要虧本。

  謝定偉對本次大展的參觀人數有過預計。他說,1800平方米,如果每兩個平方米站一位觀眾,每位觀眾參觀時間為1小時的話,每天9個小時里可以接待8000人,90天展期里,滿打滿算的話也就是70萬人,扣除贊助贈票,平均每張票80元的話,門票總收入將不超過5000萬元。

  好在謝定偉目前接洽的社會贊助已達1000多萬元,其中部分是實物贊助。“贊助方中外企比較多,因為在海外,企業贊助藝術大展的行為比較普遍,另外有大展相關企業以及大展各項物料的供應商贊助。 ”謝定偉提出,對于高規格藝術大展的贊助類似于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贊助高雅藝術的引進和普及,是企業對社會的貢獻。

  頂級大展讓票價有所值

  本次大展票價最低80元,也引起議論。謝定偉表示,雖然對于畫展來說屬于高票價,但相對于看一部電影動輒好幾十元,隨便一個景點門票也要上百元,看一個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展,這點錢應該是物有所值。我們是民營企業,投資必須收回成本,票價要適當,但票價過高又會流失觀眾,我們對于票價的制定,也是經過了認真思考的。更何況,老人、軍人、殘疾人、兒童都可以八折優惠,高校售票打7.5折,團體票也有優惠,預售票還有家庭套票,買2送1。對于目前的價格,謝定偉認為大眾還是能接受的。

  謝定偉表示,收回成本打平非常重要,因為明年的大展計劃已經在做了。他透露,明年將舉辦古埃及文明大展,雖然上海早前已舉辦過類似大展,但明年他們計劃借展三具木乃伊,這是中國從來沒有過的,相信屆時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新聞鏈接

  畢加索中國大展

  “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將于10月18日至2012年1月10日在世博園中國館舉辦,展期長達3個月,62件珍貴的畢加索藝術作品,如《赤腳女孩》、《雕塑家》以及《朵拉·瑪爾畫像》等,將全景呈現這位現代藝術創始人和奠基者的藝術魅力。本次大展是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展項目。大展的展品均為法國國立畢加索博物館的珍藏,囊括畢加索從兒時至晚年各個時期的作品,觀眾將一睹畢加索不同繪畫階段如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等階段的代表作品,同時與畢加索的人生起伏緊密相關的畫作,如《瑪麗德雷的肖像》、《坐在紅色座椅上的女人》等具有特殊私密性的作品也首次呈現在中國觀眾面前。除了62件大師真跡外,本次展覽另有50幅關于畢加索的生活攝影照片亮相。

  畢加索其人

  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西方繪畫史上最有創造性、影響力最為深遠的藝術家,其畫作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著不朽的地位。在他92年的生命歷程中,有80余年都與藝術創作聯系在一起,其藝術天賦在人生道路上夸張而充分地展現,也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其中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世時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

  ◎解讀畫作

  油畫家俞曉夫談畢加索

  他畫兒子為何不“四分五裂”

  著名油畫家俞曉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大展,觀眾有必要事先做些功課,主辦方也可以對畢加索的藝術和人生做些解讀,解讀可以有多種方式。

  俞曉夫認為,畢加索中國大展是一場文化大餐,解讀時,從大眾出發,可以有比較娛樂的方式,這在國外也很多見。談畢加索的藝術特征,你可以說,他的畫,能讓你同時看到一個人的眼睛和后腦勺,這樣大家會很有興趣。

  比如在展品中,畢加索畫給兒子保羅的作品在臺北最受觀眾喜歡,可畢加索畫其他人哪怕是畫情人、老婆,都畫得四分五裂,為什么畫兒子,就畫得很像,手法非常傳統?因為這幅畫是他專門給兒子十歲生日的禮物,這個時候的畢加索,不再是前衛的藝術家,而是回到了父親的身份,體現出了傳統的父愛。

  對于畢加索,更有價值的當然是進行學術解讀。畢加索的作品,能讓我們感受到歐洲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藝術方式,我們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必定也會碰到這一人文命題。

  俞曉夫表示,畢加索三萬多件作品里,也有大量垃圾,有言不由衷的作品,甚至皇帝的新衣,這是現代藝術本身的弱點所決定的。因為現代藝術靠畫廊機構操作,通過和金融等高端行業聯姻,共同托盤形成對藝術話語權的保護,如此一來,現代藝術從反叛出發,最終回到自己的反面,成為偶像和話語的權威,架在上面就下不來了。

  俞曉夫說,有些人喜歡把畢加索當奢侈品看待,這只是淺層次的理解,對于奢侈品,你即使不喜歡也不能說它不好。“而我喜歡畢加索只是他立體時期的某一段,他后期也有大量垃圾,他自己也曾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他曾表示自己畫得不好,可別人不信,也沒人要聽,因為大眾已經把畢加索塑造成了偶像,不允許說不好,否則參與的所有人都會失去尊嚴,所以大家不能碰破。一個藝術家走到這一步,就像當今的金融危機了。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79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