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香港成長、工作、生活了幾十年,您對國家60年來滄桑巨變、特別是國際地位的提升有什么個人感受?
資料圖片:2007年7月1日,香港郵政發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 特別郵票,包括6款郵票及1款全息圖郵票小型張。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國家蒸蒸日上為全世界的中國人增加了底氣,生活在這個時代,我感到自己很幸運。中國人現在可以驕傲的抬起頭來。我自己就有不少海外華僑朋友都為祖國的強大感到很振奮,以前在國外從沒受到過今天這樣的尊重。世界對中國的觀感已經產生很大變化,越來越意識到中國的重要地位。
記得我幾十年前有一次到到美國中部,當地人起初都以為我是日本人??墒强纯船F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在熱衷學習漢語,在日常接觸中也能體會到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大大改善。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所展示的發展速度、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令世界驚奇。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廣泛地傳播出中國的聲音和立場,就是中國一直以來主張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中國關注的是自己的人民生活水平如何不斷提高。
記者:您還記得最早親身來到內地,接觸內地同胞,是什么時候?有怎樣的感受?
第一次到內地是1978年參加旅行團,我們一行人先后去了桂林、北京、廣州。桂林當然是山水甲天下,但當時內地同胞的生活還很艱苦,人們身上的衣服不是藍色就是綠色,有的還打著補丁。
可是,他們濃濃的人情味卻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記得在北京的時候我生病了,咳嗽得很厲害,那些“老北京”真是好熱情,特意用水壺泡好羅漢果,一杯一杯倒給我喝。雖然當時差異和隔閡仍然存在,但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祖國,這些可愛的人是我的同胞。今天,我仍然很懷念那個年代,懷念那份濃厚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