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融科技之光奏皖韻華章”的橫幅就映入眼簾,現在的展品更是生動地詮釋了安徽展區的這一主題。
站在大屏幕前,你只要點一點手指,就可以隔空選擇屏幕上的信息瀏覽,讓你在互動體驗中了解科技在安徽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合肥寰景公司技術人員劉思楊介紹,這種高新技術是國際領先的人機自然交互系統。“能夠把人的骨骼分析出來,對人的動作進行識別,然后再根據識別的動作,對系統里面的圖片、視頻資料進行操作,我們把這個叫做自然交互系統,不需要通過鍵盤鼠標,就像人和人之間溝通一樣。”劉思楊說。
360度全息立體投影呈現的徽州四雕、漆器、霍山玉石等吸引了貴州客商龍江的注意。他告訴記者,這種展示技術他還是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他說:“感覺非常神奇,以前在電視大片里看過全息圖像,在現實中今天是第一次。以前是單面的看一件展品,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手段了解整個文物,它的內外結構、色彩、鏤空的方法等等。”
在文博會安徽展區,世界第一個城域量子通訊網絡、國際一流的訊飛語音技術、出口海外的芯片機頂盒等先進的文化科技裝備,展示了加快我省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步伐;虛擬互動的卡通五禽戲、幻影成像的黃梅戲等互動項目引來大批參觀者體驗觀賞。
參觀者蔡女士說:“感覺安徽館很有特色,比如‘五禽戲’,是一種互動的來表現傳統體育文化,還是很有意思的。此外對安徽的黃梅戲,還有兩個立體的成像系統也都印象深刻,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比較好。”
除了安徽展區,位于新聞出版館的時代出版、皖新傳媒展區,和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徽州工藝、阜陽展區也是人潮涌動。據不完全統計,開幕當天,安徽展區累計接待各界嘉賓2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