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面積3.3萬平方米、投入8000萬美元、研發人員未來將達到500人左右的規模……昨日,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領先的科技、服務和金融公司GE在蓉宣布: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正式開幕,這也是GE在全球設立的首個客戶協同創新中心,是GE一種全新的創新模式。對于該創新中心的開幕,GE公司也是非常重視,GE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親自出席開幕儀式,他表示,未來該創新中心將重點瞄準醫療和頁巖氣領域。
圍繞醫療和頁巖氣領域
GE在蓉加大創新力度
據了解,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投入試運行以來,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昨日記者在創新中心參觀時看到,一場與醫療相關的培訓項目剛剛在該中心完成簽約。而隨著該創新中心的正式開幕,意味著GE在成都的創新腳步進一步提速。
GE相關負責人表示,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未來將重點瞄準幾大領域的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為不斷發展的中國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量身定制的醫療設備和技術解決方案,這將是該中心的重中之重;另一個則是通過研發先進的壓力控制技術,幫助能源企業勘探并開發中國儲量豐富的頁巖氣。此外,該中心還將通過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國高端制造業客戶提升運營效率;以及為新一代交通運輸、電信及電力相關行業提供下一代電池儲能技術及應用。
該負責人稱,GE曾在2010年公開承諾,將在未來3年內,在中國投入20億美元用于拓展創新能力和建立合資企業,而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的成立則是該投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GE已經投入8000萬美元用于該創新中心的建設、人員招募和運營。據悉,目前GE在中國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總共為3000人,而未來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的人數將達到500人。
客戶與GE研發人員
聯合進行創新性研發
開幕儀式后,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也向媒體開放參觀。記者在現場看到,各種具有現場感的體驗方式讓人目不暇接:在一塊大屏幕前,只需要揮動雙手,就能輕松控制屏幕上的各種內容,了解GE的各種內容;一臺大屏幕上展示著GE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的全息3D模型,讓人一目了然;各種先進設備的等比例模型,讓人可以直觀了解GE先進的設計和原理……
“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設有30多個實驗室,其中大部分都配有精心設計的設施,方便客戶參與產品和技術的開發。”該負責人告訴記者,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最獨特之處在于它是GE在全球的首個客戶協同創新中心,這意味著在這個創新中心內,客戶將和GE的研發人員一起,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來聯合進行技術開發,讓研發的產品能夠與客戶需求達到最佳的契合度。
“這實際上也是GE在中國進行的一次本土化創新。”該負責人說,過去GE是將國外的技術引入中國,然后進行本土化改造;后來逐漸發展為由研發人員專門針對本地市場的需求來研發新產品;現在,GE更進一步,通過這種客戶協同創新中心的方式,與客戶共同來進行創新性研發。
該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轉變意味著GE對中國市場創新的態度。伊梅爾特在講話中表示,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大力鼓勵本土創新,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通過創新來驅動,正因如此,GE必須要在中國市場的創新中投入更多,而成都則將成為GE重要的創新基地。
訪談
成都的人才和資源吸引GE前來
記者專訪GE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
昨日上午,在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開幕儀式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作為GE在全球的首個客戶協同創新中心,這一創新的模式,以及伊梅爾特的到來,引起全國媒體的關注。
伊梅爾特盡量以簡短和直接的方式回答記者的提問,對于GE為何選擇成都這一話題,他顯得很有興趣,“我們認為,成都是一個通往中國西部的大門,成都有非常好的人才庫,有非常好的技術院校。此外,成都的綜合能力、運營優勢、地理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力量優勢,以及成都周邊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和非常好的基礎醫療市場,這些綜合因素決定了我們在成都做這個創新中心。”
對于GE在成都的布局,伊梅爾特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表示,未來中國將會以更多的創新來驅動增長,而不是以低成本勞動力驅動增長,GE正是為了適應中國在戰略上的轉變,所以將把更多的創新力量投入到中國。“四川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四川政府部門,尤其是成都市政府對GE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在這里擴張我們的業務。”伊梅爾特表示。
本報記者 王鑫 攝影 張全能
杰夫·伊梅爾特是通用電氣公司(GE)董事長兼總經理,他于1982年加入GE總部市場部,先后在銷售、市場及全球產品管理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2000年11月,伊梅爾特被任命為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兼候任董事長;2001年9月,伊梅爾特正式接替富有傳奇色彩的杰克·韋爾奇,出任GE歷史上第九任董事長兼CEO。
圍繞醫療和頁巖氣領域
GE在蓉加大創新力度
據了解,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投入試運行以來,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昨日記者在創新中心參觀時看到,一場與醫療相關的培訓項目剛剛在該中心完成簽約。而隨著該創新中心的正式開幕,意味著GE在成都的創新腳步進一步提速。
GE相關負責人表示,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未來將重點瞄準幾大領域的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為不斷發展的中國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量身定制的醫療設備和技術解決方案,這將是該中心的重中之重;另一個則是通過研發先進的壓力控制技術,幫助能源企業勘探并開發中國儲量豐富的頁巖氣。此外,該中心還將通過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國高端制造業客戶提升運營效率;以及為新一代交通運輸、電信及電力相關行業提供下一代電池儲能技術及應用。
該負責人稱,GE曾在2010年公開承諾,將在未來3年內,在中國投入20億美元用于拓展創新能力和建立合資企業,而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的成立則是該投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GE已經投入8000萬美元用于該創新中心的建設、人員招募和運營。據悉,目前GE在中國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總共為3000人,而未來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的人數將達到500人。
客戶與GE研發人員
聯合進行創新性研發
開幕儀式后,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也向媒體開放參觀。記者在現場看到,各種具有現場感的體驗方式讓人目不暇接:在一塊大屏幕前,只需要揮動雙手,就能輕松控制屏幕上的各種內容,了解GE的各種內容;一臺大屏幕上展示著GE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的全息3D模型,讓人一目了然;各種先進設備的等比例模型,讓人可以直觀了解GE先進的設計和原理……
“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設有30多個實驗室,其中大部分都配有精心設計的設施,方便客戶參與產品和技術的開發。”該負責人告訴記者,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最獨特之處在于它是GE在全球的首個客戶協同創新中心,這意味著在這個創新中心內,客戶將和GE的研發人員一起,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來聯合進行技術開發,讓研發的產品能夠與客戶需求達到最佳的契合度。
“這實際上也是GE在中國進行的一次本土化創新。”該負責人說,過去GE是將國外的技術引入中國,然后進行本土化改造;后來逐漸發展為由研發人員專門針對本地市場的需求來研發新產品;現在,GE更進一步,通過這種客戶協同創新中心的方式,與客戶共同來進行創新性研發。
該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轉變意味著GE對中國市場創新的態度。伊梅爾特在講話中表示,在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大力鼓勵本土創新,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通過創新來驅動,正因如此,GE必須要在中國市場的創新中投入更多,而成都則將成為GE重要的創新基地。
訪談
成都的人才和資源吸引GE前來
記者專訪GE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
昨日上午,在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開幕儀式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GE中國創新中心(成都)作為GE在全球的首個客戶協同創新中心,這一創新的模式,以及伊梅爾特的到來,引起全國媒體的關注。
伊梅爾特盡量以簡短和直接的方式回答記者的提問,對于GE為何選擇成都這一話題,他顯得很有興趣,“我們認為,成都是一個通往中國西部的大門,成都有非常好的人才庫,有非常好的技術院校。此外,成都的綜合能力、運營優勢、地理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力量優勢,以及成都周邊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和非常好的基礎醫療市場,這些綜合因素決定了我們在成都做這個創新中心。”
對于GE在成都的布局,伊梅爾特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表示,未來中國將會以更多的創新來驅動增長,而不是以低成本勞動力驅動增長,GE正是為了適應中國在戰略上的轉變,所以將把更多的創新力量投入到中國。“四川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四川政府部門,尤其是成都市政府對GE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在這里擴張我們的業務。”伊梅爾特表示。
本報記者 王鑫 攝影 張全能
杰夫·伊梅爾特是通用電氣公司(GE)董事長兼總經理,他于1982年加入GE總部市場部,先后在銷售、市場及全球產品管理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2000年11月,伊梅爾特被任命為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兼候任董事長;2001年9月,伊梅爾特正式接替富有傳奇色彩的杰克·韋爾奇,出任GE歷史上第九任董事長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