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文以載道。
“文”,從小處說,是文字,將外延擴展,大而化之則是文化。而“道”,是個人以及團體行為的終極追求目標。將文化聚合成產業,發揚光大,是曲江人的夢想與堅持。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文旅’)扎根于曲江,因憑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的確定而快速壯大。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一個個重大文化旅游項目支撐起一片艷陽天,曲江文旅作為陜西文化產業“第一股”的地位,已經是無可動搖的事實。
6月6日,ST長信(600706.SH)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重組方案已履行完相關監管手續,重組將進入資產交割程序。這也意味著,曲江文旅的“借殼上市”已經基本上完成。在曲江文旅即將進入新的發展平臺之際,記者將目光再次投向其近八年的發展之路,期待揭開這陜西文化第一股背后的故事。
從舞動盛唐文化開始
“曲江流飲”、“雁塔題名”、“寒窯故事”…… 健康、開放而又兼容并蓄的大唐,留給了曲江獨一無二的文化精神。而作為曲江旅游的核心掌舵者——曲江文旅最初的起點,也是從唐文化開始。一路走來,雖歷盡艱辛,但其所帶來的成就也是巨大的。
大雁塔,大唐玄奘法師取經歸來,譯經藏經,歷經1700年的風雨,依然巍然聳立,佛樂聲聲,祥云瑞起。修葺一新的大雁塔北廣場,擁有著全亞洲最大的矩陣噴泉水景,無數歷史古跡在這里煥發嶄新光彩,成為城市中的一片綠葉,吐納生命之氧,西安城市會客廳的美譽,讓游人無不感受到歷史與現代、城市與生態的完美統一。
2005年4月11日,中國第一座唐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隆重開園。這個關于盛世大唐的重現,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廊檐回轉。杏園、紫云樓、御宴宮、芳林苑、陸羽茶社、仕女館、望春閣、鳳鳴九天劇院……這個西北首家大型唐文化主題旅游景觀,一開業就以磅礴的氣勢力壓群芳,成為全國主題公園的佼佼者和陜西的龍頭文化景區。
2008年7月,唐城墻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三大項目開業。至此,唐時興盛、此后荒蕪的曲江,再一次樹起了輝煌的文化旗幟,讓中外游人為之喝彩。
2009年9月,大唐不夜城盛大開城,北起大雁塔南廣場,南至唐城墻遺址,巧妙的融入了曲江獨有的大唐文化,歷史的炫目與時尚的交融在這里達到高度和諧。
在持續做好以上項目的品牌維護和運營管理的同時,曲江文旅還致力于“打造具有持久效應的文化主題活動及項目品牌”。旗下各景區平均每年舉辦的各類文化演出活動多達2萬余場,其中,“曲江國際光影藝術節”、“曲江遺址公園音樂節”及旗下大唐芙蓉園“上巳節”、“中秋祭月”等品牌活動,效果顯著。大型詩畫舞劇《夢回大唐》、水幕電影《齊天大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倉鼓樂》、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寒窯故事》、曲江爾雅女子游學院、寒窯相親會等文化旅游體驗項目,更成為曲江文旅品牌活力的象征,成為旅游行業點擊的焦點和熱點,也給本地市民和海內外游客帶來無可比擬的文化盛宴。
“朋友,有空來唐朝坐坐!”這是今年曲江旅游宣傳片中一句簡單的話語,這個被命名為《一個外國人的唐朝一夢》的宣傳片,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如夢如畫般的大唐盛世,震撼了無數游人的心。事實上,這里不僅是中外游客來西安的必游景點,也是每天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西安人的樂土。去曲江,對話大唐,體驗“曲江水暖花千樹,江頭宮殿鎖千門”的盛唐氣象早已是不少市民每個午后和節假日的不二之選。
因為這些文化景區的打造,西安古老的歷史活了,夜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每年往返西安數十次的一家廣州組團社的負責人曾告訴記者,過去他帶團到西安,除白天帶團到旅游景點參觀外,夜間幾乎無處可去,而近幾年,每次到西安都有不同的感受,游客們走進流光溢彩的夜曲江,都對古都西安濃厚的文化氣氛贊不絕口。從本地人或外地游客情不自禁的贊許中,幾乎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曲江以及曲江文旅為這座城市作出的貢獻。
做足文化旅游新亮點
其實,在全國其他地方,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并進行文化旅游項目開發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而曲江文旅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全產業鏈條多兵種作戰,融合發展文化與旅游產業雙鏈條,以創造都市文化休閑生活方式為己任。
曲江文旅將其所運營管理的文化旅游項目,視為西安這座城市的若干個城市文化空間。在這些空間中,通過與市民、游客共同的審美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當代再造,將文化資源變成老百姓可感受、可參與、可學習、可體驗、可消費的文化旅游產品。除了經營型主題景區外,“曲江文旅旗下所管理的幾大‘市民公園’,對西安民生的改善、城市空間的再造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所帶來的影響更是尤為重要。”這是業內人士對曲江文化旅游產業的評述,更是很多西安市民切身的真實感受。
無論是率先落成的大雁塔北廣場,還是再現盛唐風采的步行街區大唐不夜城,抑或是恢復700畝水面的曲江池遺址公園,這些景區在挖掘歷史文化內涵上雖“各樹其幟”,卻有著共同的特征——免費的公共城市空間,從而構建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民在這里免費感受盛唐氣象的同時,還可春日看花,夏觀堤柳,秋夜賞明月,冬日品雪晴。
而這完善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觸動并提升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幸福感、文化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恰恰因為這種幸福指數的提高,也迅速為這里集聚起了人氣和商氣,城市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兌現。
打造秦嶺北麓新名片
在西安“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和“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背景下,曲江文旅在成功運營管理了大唐芙蓉園、寒窯遺址公園等曲江唐文化系列經營性主題公園、以及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大雁塔北廣場等免費開放式公園的業務基礎上,于去年逐步取得樓觀道文化展示區財神文化景區的經營管理權。自接管以來,曲江文旅以“道”、“農”、“峪”、“會”為主線,始終以“將樓觀區域打造為中國道文化主題首席旅游目的地”、“東方達沃斯”為己任,傳播趙公明“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現代普世精神和《道德經》的當代普世價值,給游客以深切的文化體驗。
去年7月19日開園的財神文化景區規劃布局以四水歸堂、五路財神為概念,以三進財神殿為核心建筑院落,形成民俗吉祥福神的綜合展示園區。財神殿核心建筑組團以趙公明招財八寶之首的混元金斗為布局概念構成;園區主入口處的財富文化廣場,融入趙公明雕像、牌樓、財運輪、招財八寶、守財貔貅等文化景觀,展開大氣磅礴的外圍環境。同時,通過雕塑、壁畫、文字資料、三維全息影像及高科技4D演出《道·夢空間》等手段,全方位地向游客展示財神文化。
景區以“財神故里、眾神傳說”為文化定位,展示了近百位各路神仙的人物原型及其被神化的故事。其中,除了重點展示中華正財神趙公明外,還有民間廣為流傳的文財神范蠡比干、武財神關公、東南西北四路財神、媽祖、黃大仙等。
同時,中國老子文化節及高端論壇、樓觀古廟會、集賢鼓樂非遺演出等文化活動相繼開展;多媒體互動項目“財神天降”、“老子新說”,旅游演藝“道夢空間”,主題文化創意商店“有名堂”、“非常道”,結合秦嶺峪口旅游和景區文化旅游的旅游線路產品等眾多項目均獲得良好口碑。
曲江文旅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非常明確旅游景區的運營管理業務,目前是公司的利基也是核心業務,但從長遠角度看,以旅游景區為基盤,以景區所表現的主題文化為線索,發展相關文化衍生業務,才是重中之重。”據悉,該公司在運營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的同時,正在積極籌備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賢鼓樂”的再編新創及巡演業務,主題文創商店“有明堂”亦占景區綜合收入的很大比重,受趙公明人物原型啟發的《解密陜商》圖書即將于端午節出版發行……
當然,這一路走來除了以上所看到的成績,也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但筆者認為爭議無可避免,因為沒有爭議或許就不會有發展。“摸著石頭過河”常被用來比喻改革創新之艱辛,這種表述同樣也是曲江文旅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但這一過程也正是文化旅游產業進一步突破發展的必由之路。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今,曲江文旅作為陜西文化產業“第一股”成功上市,面對新的發展平臺,無論政府部門、文化旅游企業還是坊間百姓,相信也都由衷的期待,其在文化旅游發展的路徑上能夠越來越完善,也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