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做不好被拍磚 沒新意難過關(圖)

   2012-06-17 轉載于網絡佚名3520
導讀

  去年年底,陳維亞接到了北京市委領導的任務,被告知要做一臺反映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文藝晚會。從1984年在安徽

做不好被拍磚 沒新意難過關


  去年年底,陳維亞接到了北京市委領導的任務,被告知要做一臺反映“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文藝晚會。從1984年在安徽淮北歌舞團自編舞蹈《礦工與陽光》,至今28年的舞臺編導生涯,陳維亞已有單獨舞蹈作品200多個,大型的舞劇、歌劇20多臺,大型的廣場演出、活動30多臺的高產紀錄,但反映一座城市精神的晚會還是第一次,何況還是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

  人生總有很多挑戰是第一次。就像多年前,十二三歲的他為了謀個出路去考安徽省淮北市文工團時,壓根沒有練過舞蹈。

  上午招考進團,晚上就在《白毛女》中被安排了一個日本軍官的角色。在那個縣城破廟的舞臺上,摸摸胡子,拿著軍刀,跟黃世仁點點頭。從上臺到下臺區區10秒鐘。

  沒有甘愿只演配角的年輕人。為了有天能演大春,年輕的陳維亞晚上睡覺的時候,悄悄用一根背包帶,把腳拴上,躺到床上把這一頭拉在床頭床架。陳維亞回憶,那種感覺跟煉獄一樣。就這樣,一個零基礎的門外漢在文工團漸漸站穩了腳跟。

  命運在1984年終于親吻了上進的年輕人。陳維亞和同事們自編自演了一個舞叫做《礦工與陽光》,說的是礦工采的煤是黑的,礦工們自己也是黑黑的,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黑黑的環境中勞作,但是他們采的煤給人類帶來光明……5個男人跳的舞,送到省里就拿了一等獎;參加華東地區六省市舞蹈比賽,又是一等獎。當時北京舞蹈學院的教授看到這個舞,找到他,問有沒有興趣到舞蹈學院學習。年輕人連忙點頭。教授說,你去準備準備考試吧。

  如今回首,陳維亞認為《礦工與陽光》的編排很幼稚。“但沒有它,不行。”陳維亞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只見到旁人的成就,想著一夜成名,但他們沒有認識到人生就如上臺階,需要一步一步走。“沒有這種心態,永遠達不到巔峰。”

  第二年,踏實的年輕人來到北京,生根發芽,成為一名“新北京人”。當26年后,面對藝術生命中新的挑戰,陳維亞思索,怎樣才能詮釋首都的精神。“這座城市變化太快。我到過不少國家和城市,像莫斯科去了很多次,都一個樣。但北京每半年就變個樣。我們處在時代漩渦的中心,它是如此包容。”

  陳維亞想起1974年他第一次到北京,下火車安頓好住宿,第一件事就是招呼上同行的好友去看天安門。“天安門是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天安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坐標。”在“我心中的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頌歌”……一堆備選的題目中,這場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定名為《天安門》。

  有老百姓才有北京的魅力

  短短80分鐘的演出要涵蓋北京城3000年的歷史。怎么辦?

  和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的宏大歷史敘事不同,反映一座城市精神的《天安門》沒有約定俗成的素材。“如果是慶祝建黨的晚會,遵義會議、南昌起義……都是繞不過去的情節。他們就放在那兒,等著你去抓取、演繹、表現。”

  但北京的歷史有3000年,北京精神是4個抽象的詞語。“對于反映城市精神的作品,這座城市中的每個老百姓都有發言權,做得不好,上街就會被拍兩板磚。”入行多年的陳維亞深知自己的壓力有多大。“中國的觀眾是全世界看文藝晚會最多、密度最高、欣賞水平提高很快的觀眾群。如果每次推出的作品沒有新意就很難過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陳維亞向總導演張藝謀提供了天人合一、畫卷舒展的點火方案,終獲采納,驚艷世界;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他和自己的團隊又策劃出在海心沙島間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味濃郁的爆竹點火,引海內盛贊。

  陳維亞一開始構思,由一個象征老北京人的老人給象征新北京人的小朋友講故事,把整臺演出串起來。但在匯報會上,北京市委領導反饋,“維亞,老人和小孩的橋段你用了好幾次了吧。”領導囑咐,沒有什么額外的要求,只要和過去的陳維亞不一樣。

  陳維亞如何在不像陳維亞的情況下,做出以往陳維亞的水準?他和團隊絞盡腦汁。

  最終,陳維亞在開篇3分鐘選擇了國內大型文藝演出還未使用過的全息幻影成像技術,以一個不斷奔跑的“北京人”從3000多年前一路而來,帶領觀眾穿梭歷史。

  經過連篇累牘的報道,《天安門》最明顯的“不一樣”已不必贅述,早在創意階段,團隊就認為既然是人民的天安門,演員中一定要有老百姓。舞臺上,公交勞模、最帥交警、環衛工人、小丑快遞、遛彎的老大爺、幼兒園的師生都是非專業演員親身參與。

  “過去宋祖英唱一首歌,身后伴舞的姑娘都穿一樣的衣服,記不住她們是誰。但我臺上的演員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生命。”陳維亞說,這次主要苦了負責服裝設計的工作人員,過去是38種服裝,總共300套。這次是500套服裝,不能重樣。工作量翻了幾番。

  陳維亞說:“北京是一個偉大的城市,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有了北京最可愛的老百姓,才有了北京的魅力。”這是他此次創意的核心。

  藝無止境 永無完美

  《天安門》首輪演出前,陳維亞說作品要讓“北京人看了幸福,外地人看了羨慕,外國人看了驚訝”。

  3天的首輪演出結束,他給自己打了一個還算滿意的分數。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儒雅的中年人謙虛得體回答的背后,滿含著成功的喜悅。2010年,廣州亞運會閉幕后,有當地媒體問他,為何對自己擔任總導演的開閉幕式評價是“近乎完美”,而非“完美”。

  他說:“整個運行團隊做到了最好,做到了完美,他們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但是我心里清楚,藝術創作能說完美和頂峰嗎?這個道理,藝術家都該明白,除非他裝糊涂。藝術的完美永遠是遠處的光芒,你能感受到光芒的照射,但你觸摸不到它,你只能永遠去追趕,去求索。”

  在追求藝術巔峰路途上,陳維亞從來沒有停下腳步。但路程難免艱辛。

  那年女兒出生時,他正好到蘭州去修改舞劇《大夢敦煌》。妻子讓他趕緊回來。陳維亞卻在電話那頭說你能不能跟醫生說一下,推遲兩天生好不好。差點氣暈過去的妻子只說,你必須回來,否則的話這孩子以后不會認你做爸爸的。

  2007年底,在準備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時,陳維亞累得看什么人都是重影。他給北京的眼科醫生打電話,醫生說,趕緊回來,肯定不是眼睛的毛病!結果,一回北京就查出是腦梗,躺進了天壇醫院的ICU病房。醒來已是5天以后。

  即使如此,這個中年人仍沒有停歇?!短彀查T》首演后是舞劇《周璇》的二輪演出,同時他和他的團隊還在構思南京青奧會開閉幕式的創意。

  有人問,是什么讓他在功成名就后仍然不斷進取。他說:“這輩子就干上了這行。不干這個不知道干什么?,F在又遇上了好時代,上了快車道,按著慣性往前走,停不下來。何況我們是大型文藝演出的先進國,國家的意志,政府的支持,集體的智慧,這都是國外不可比擬的。我們是世界第一!”

  5月18日,國家體育館舞臺上的奧運圣火點燃,千年古都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演出落下帷幕的那一剎那,陳維亞長長舒了一口氣。他想起去年12月底,北京那個飄雪的晚上,在北京電視臺樓下的廣場。北京市委的領導把他叫到一邊。

  “維亞,能不能做一臺體現北京精神的晚會?”

  “行!可能要一到兩年時間。”

  “明年3月能不能出來?”

  “這……怎么也要半年。”

  “好!那就5月吧!看你的了。”

  ……

  等陳維亞集齊創作團隊已經是龍年春節后的事。留給他和他的朋友們只有4個月的時間。4個月能排出這么一臺節目實屬不易,但藝無止境,永無完美。在首輪演出中,他們曾向普通觀眾散發意見卡和小鉛筆,期待節目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98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