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互動媒體產業(yè)聯(lián)盟專家委員會委員、數(shù)字文化產業(yè)工作組組長包冉 |
從3D顯示技術上來看,目前主流的有快門式3D和偏光式3D,以及尚未普及的裸眼3D,哪種技術更值得期待?包冉說他最看好的是未來采用全息技術之后的裸眼3D(不是目前所謂的裸眼3D),至于市面主流的快門式3D和偏光式3D,他認為各有優(yōu)劣,在技術上并沒有誰超越太多,但偏光式3D由于3D眼鏡廉價有著性價比的優(yōu)勢。綜合來看,他認為只有符合人體生理結構,與自然3D景觀相同,觀看起來最舒適的3D技術才是最好的3D技術。
但是3D產業(yè)鏈并不是只有3D顯示技術決定的,除此之外3D想要發(fā)展壯大還需要諸多環(huán)節(jié)的配合才行。這個問題上包冉介紹道,除了3D顯示技術,3D拍攝技術、適合3D表現(xiàn)的節(jié)目內容、3D廣播的商業(yè)模式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3D的應用其實是遠不僅限于觀看影片,3D游戲和虛擬現(xiàn)實等應用也可以促進3D的發(fā)展。但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的,包冉認為電視機廠商近年來把3D和智能這些概念當做廣告噱頭,只顧自己多賣出電視機,一年換一個概念,并未做到推動這個產業(yè)鏈的健康發(fā)展,屬于浪費技術和概念。
在談到3D廣播時,包冉介紹說目前國內的3D試播頻道還只是很初級的技術試驗,距離商用化至少還要五年,他認為3D廣播可以有兩個方向,要么是收費觀看,要么是通過廣告盈利。不過從國外情況來看收費觀看的效果并不樂觀,美國在《阿凡達》爆紅之后出現(xiàn)了十多個3D頻道,走的是收費觀看的道路,但由于訂閱量少已經停播了數(shù)家;而靠廣告的話對廣告業(yè)也有新的要求,需要拍出符合3D特性的廣告才會有市場。
對于采用3D方式進行直播的倫敦奧運會,包冉認為對3D行業(yè)來說是個利好,不光增加了更豐富的節(jié)目內容,更是一種挑戰(zhàn),它會檢驗從拍攝到后期整個節(jié)目制作產業(yè)鏈,會檢驗3D電視的素質,同時還是一個3D商業(yè)模式的試驗場。
此外,他還很看好以Google Glass為代表的“穿戴式計算”產品,但這類產品更適合個人使用,而非家庭娛樂。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網(wǎng)友大家好,我們今天有幸請來了家電和廣電行業(yè)的專家,中國互動媒體產業(yè)聯(lián)盟專家委員會委員、數(shù)字文化產業(yè)工作組組長包冉老師。包老師您好,請跟我們搜狐網(wǎng)友打個招呼。
包冉: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我是包冉。
主持人:今天我們和包老師主要是討論兩個問題,一個是3D電視,另外一個3D廣播。包老師也是在廣電和家電行業(yè)耕耘了很多年的專家了,我們知道現(xiàn)在3D電視出現(xiàn)三種技術,有快門式,有偏光式的,還有裸眼式的。這三種技術的話,您更看好哪一種呢?
包冉:再補充一點,如果總體來看3D電視是4種技術,還有一種最原始的色差式的,就是紅藍色差式的。實際上不論什么樣的技術水平,它核心是讓兩個眼睛看到不同的圖象,然后進行疊加,然后就顯示出3D的效果來。
如果真正從人的生理結構來說,最舒服的肯定是裸眼式,當然這個裸眼式不是說現(xiàn)在的技術水平之下的裸眼式,而是基于全息技術制作的。當然這種裸眼式,我想現(xiàn)在在很多科幻片里面能夠看得到,現(xiàn)在也有在實驗室里,只不過它的成本還是太高了。還有諸多的基礎的限制門檻需要突破,所以那個我們可以說放到未來來考量,科幻一些,科幻色彩濃一些。
那么今天我們所討論的最多的一個是快門式,一個偏光式,實際上這兩個區(qū)別有,但是我個人認為沒有一些廣告或者是對比中渲染那么大。所謂快門式和偏光式無非也是通過眼鏡的不同,使人的左眼和右眼能夠看到不同的景象,偏光式是通過一個垂直偏正光或者一個水平的偏振光,使兩眼接受不同的圖象。快門式是通過60赫茲的刷新,其實人眼覺察不出來,關掉打開,使左右眼接收到不同的圖象。這兩個總體來說,現(xiàn)在在電影院里更多的都是偏光式的,兩個投影機往銀幕上投。那么在家里可能快門式的會多一些。偏光式亮度完全取決于兩臺投影機流明的高度。為什么大家很多人覺得在電影院里面看3D覺得暗、悶,有的甚至于看完3D版本之后,還要再看一個2D的版本,像《阿凡達》。因為很亮嘛,這個都是區(qū)別。
總體來說,我認為如果說我更看好哪種技術,我覺得它應該符合這樣幾個特征。第一個特征是什么呢?盡可能的更加符合人的生理結構,生理特征。因為你總歸看是一種享受,不是說越看越累,而是讓自己越來越舒服。
第二應該是說有合適的性價比,你像現(xiàn)在快門式的話,眼鏡比較貴,大幾百塊錢了,而且一旦壞了以后,更換也很麻煩。
第三,我覺得還是要有合適的片源所匹配。舉個例子,歐洲杯剛結束,奧運會快開始了。歐洲杯的時候我也嘗試過3D歐洲杯,不是很舒服,實話實說。因為有時候是機位的問題,拍攝的問題,轉換的問題,實際上看得還是偏累一些。什么樣體育類的節(jié)目,或者說賽事的類別更加適合3D的表現(xiàn)力?我其實個人很期待花樣游泳題材,花樣游泳這個3D的表現(xiàn)效果,還有說激烈的對抗這種,所以這個還是有待于廣播業(yè)和技術業(yè)共同的一起來完善。
主持人:我理解是這樣,不光是3D技術要是適合人的生理結構,連拍攝的技術,或者器材,也都要符合才行。
包冉:是,它是一條產業(yè)鏈終端,包括制作,包括傳輸。
主持人:另外您剛才說到3D的技術,其實現(xiàn)在還有一種索尼出過一種頭戴式的。我們現(xiàn)在的3D電視無非就是讓兩個眼看到不同的有視差的景象。但是一個屏幕試圖來實現(xiàn)這樣一個結果,反而不如頭戴式,因為它有兩個屏幕。那樣的話可能更符合人體生理結構一點,但是那樣的話,問題就是只能一個人使用,估計成不了主流。
包冉:這個一般有的現(xiàn)在叫穿戴式計算,沉浸式體驗,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頭戴,包括Google的那個眼鏡實際上也是未來的主流。未來的話,我們可以認為穿戴式計算和沉浸式的體驗是一個,它又包含了虛擬技術,又包含了眼控技術等等,這也是一個方向。但是這個方向恐怕更適合于個人玩家,對家庭來說可能不一定合適,你想怪怪的,在一個客廳里其樂融融的,一個人戴一個頭盔,這有點怪。
主持人:我覺得Google那個雖然現(xiàn)在沒有3D,但是它要實現(xiàn)3D并不難。但是它有一個問題,它不是用來個人娛樂,而是用來處理要么打電話,要么進行一些虛擬現(xiàn)實的工作,而不是說像電視一樣是看節(jié)目。
包冉:它更核心的是增強現(xiàn)實。
主持人:對工作來說可能更有好處。
包冉:探險,跳傘,用在發(fā)布會的時候。
以下為訪談實錄:主持人:進入2012年之后我們3D電視市場出現(xiàn)什么樣的特點?我們中國的3D市場又有自己哪些特色呢?
包冉:從全球來看,我個人認為3D電視的發(fā)展有這么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日趨普及化,其實你看最近幾年,每一代的電視機終端技術的發(fā)展,都是有一個從小眾的實驗,到大眾的普及這樣一個過程。所謂的普及再說得白一點,改變成為標配。過去說高清,最早的時候把高清電視單擰出來說高清電視?,F(xiàn)在所有平板電視全部都是高清的;后來又說叫做LED背光,現(xiàn)在LED背光比例非常之大了,都成了標配。那么3D和智能其實也是在最近的12個月到18個月,一年到一年半時間也是全球市場的風潮。不管用戶用不用,我有3D功能,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如果從3D電視的從更加技術一些細節(jié)來說,由于3D功能成為標配,其實也是敦促著各個彩電終端廠商,將彩電本體的一些技術要有創(chuàng)新。你比如色彩表現(xiàn)技術,場景轉換技術,還有色差補償技術等等。因為原來不在3D效果之下的話,比如刷新頻率,原來可能按頻率一般也就可以了。但是你3D效果的話,你必須是保證更高的刷新頻率,所以這個都是提出了很多細節(jié)的技術要求,也就是說3D成為標配帶來了電視機本體的,也就是顯示、聲光電吧,這樣一系列本體的技術的進一步的提升,這是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3D電視也與各種各樣的3D的片源相配合共同推進發(fā)展。怎么講呢?傳統(tǒng)意義上我們說3D電視機,那是接電視臺,電視臺播有3D頻道咱們就可以,但是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xiàn)實。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國內可能更差一點,美國也好不到哪去,雖然號稱有很多個3D頻道,大部分都是在試播,內容也很少。你光有這個,電視頻道無法滿足的話怎么辦呢?其實我們看到現(xiàn)在有很多的片源,當然這個片源有一定的版權的問題,比如說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當然最好還是購買正版的藍光的盤。但是有很多還是朋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等等,不管怎么說,我們看到相關內容的流動和終端的普及正在發(fā)生一些配合和很美妙的化學反應。你不能說終端來了,沒有任何內容,不用,當2D電視看,那你花那個冤枉錢干嘛,這是第三個特點。
在這些特點之下,中國的市場有什么獨特之處呢?中國的市場我其實有一點點擔憂。怎么講呢?你看現(xiàn)在中國的彩電市場,其實它和任何一個大眾消費品,尤其電子、科技類大眾消費品一樣,實際上每隔一個階段需要一個技術的創(chuàng)新作為市場的動力,也可能作為廠商對于消費者廣告的噱頭。但是作為消費,它能夠激發(fā)消費者一些新的東西。但是我總感覺現(xiàn)在中國的電視機終端市場在浪費概念,在過快的消費一些理念。
主持人:每年都弄出來一個。
包冉:你比如說3D,你比如說智能,實際上無論3D和智能,好好做下去都是一個很大的子市場,但是現(xiàn)在匆匆忙忙把兩個幾年基本上在過去一年當中消費得太快。
主持人:實際根本沒發(fā)展得那么快。
包冉:實際上你要說真正智能化,很多的用戶有沒有激活這個智能電視的功能,都沒有。很多3D有沒有真正用3D在體驗,也沒有,所以這個是我比較擔憂的一點,概念的炒作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太著急,還是得給自己,給產業(yè),給市場給消費者都留一個稍微寬松的空間。包括一定要抓住每一次真正的機會,而不是只是停留在廣告上,比如說奧運會,今年倫敦奧運會應該是首屆3D轉播的奧運會,08年的時候是首屆高清轉播,這是首屆3D轉播,能不能利用好這個機會,真正的把3D的電視的美妙之處展現(xiàn)給老百姓,展現(xiàn)給消費者。并且從消費者的反饋中,要得到下一步進一步改善、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這樣的最佳的情報和信息,這是最重要的。不能說我造概念就是為了打廣告,打廣告就是為了造概念,造概念這半年我把產品忽悠出去就行了,這個太對不起市場和技術的進步了,這是我的一個比較突出的感覺。
主持人:我的理解可能是這樣,對于廠商來說,他要打一個概念是很容易的,但是他要真正的引導節(jié)目和內容朝著某一方面發(fā)展的話,可能廠商還是缺乏能力,需要更高一層的引導。
包冉:也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一點我們講3網(wǎng)融合,實際上過去還講過3C融合等等,其實最重要的是什么?咱們就拿智能化,另外一個詞兒來說,在智能化的時代,我的理解智能化的時代是消弭了過去終端商、運營商、服務商的界限,實際上把大家捆到了一起。如果現(xiàn)在已經是3D加智能一起推廣了,那么能不能運營商想推的是智能化的好多功能,比如說百視通或者央視國際等等的。那么終端廠商想推的是電視機本體,以及累加上一些智能化的服務。而且雙方也達成了很多的聯(lián)盟,其實我覺得利用好每一次的市場契機,能不能利用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的平臺,把3D的素材,3D的內容更好的傳播下去,增強這兩項新功能同時使用率和激活率。你總得有一點勾著用戶去提高它的激活率,這個可能是各方角色都應該去考慮的事情。
主持人:我們討論下一個問題,現(xiàn)在我們國產在中國市面上銷售的電視,只要是中高端的電視基本上都標配了3D功能,但是同時存在3D這個功能利用率很低的現(xiàn)象。您覺得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包冉:我覺得可能有幾個,第一個還是片源太少,內容少,這個不展開了,已經說過了。第二個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受眾群體,如果是老年人來觀看這個電視的話,我估計他們對3D未必很感興趣,因為本身生理特征。如果是小孩的話,家長可能未必樂意,這對孩子眼鏡視力不好??墒乔鄩涯甑娜?,現(xiàn)在看電視的時間在減少。所以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受到阻礙的地方。第三個因素是什么呢,其實3D功能,3D顯示并不簡簡單單應用于電視,3D游戲其實很有意思的東西,電視游戲。進一步開發(fā)中高端平板電視的游戲功能,不簡簡單單局限于電視播放,這可能是一個增強使用率的方式。
主持人:拓展它的應用。
包冉:沒錯沒錯。
主持人:是不是還存在著技術門檻?因為播放或者使用3D的時候,有一些人不會用,這也應該也是個原因。
包冉:這個也存在,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越來越好了,因為終端產品它的設置越來越傻瓜,電視的特征就是傻瓜都能用。為什么有時候電視機太復雜了,大家反而受不了,智能、IPTV,數(shù)字電視,太復雜大家就暈了。單純從電視機廠商一些設置,搖控器,或者操控鍵,我覺得還蠻簡單的,這個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難題。
以下為訪談實錄:主持人:下面開始討論3D廣播這一塊,國際上現(xiàn)在的3D廣播進行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包老師是否對這個有一些了解?
包冉:國際上據(jù)我了解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時《阿凡達》再一次火爆之后,實際3D這個技術和實驗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有幾個行業(yè)都對3D很感興趣。第一個行業(yè)就是色情行業(yè),這是成人行業(yè)。
主持人: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包冉:在美國五十年代當時也有幾部片子,3D片子火了之后,色情行業(yè)廣泛的引入3D技術拍攝影片,當然后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當然3D電影技術各方面都不足,所以當時很快就消失下去了。3D這個事兒就是這樣的,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過幾年火一陣,劃時代的《阿凡達》,卡梅隆,《阿凡達》一出舉世皆驚,靠譜了?!栋⒎策_》之后, 3D技術比較風靡,所以像當時美國衛(wèi)星電視運營商DirecTV等等,我記得2010年時候應該涌現(xiàn)出大概十幾個3D頻道,但是好象上個月剛停播了兩個。因為在美國這些頻道都不是免費的,是付費的。后來發(fā)現(xiàn)訂戶太少了,因為在美國是這樣的,它公共電視是免費的,新聞頻道之類的。但是大量的有線電視頻道,衛(wèi)星都是收費的。那么它就完全是按照經營的指標來看,如果確實沒有用戶訂閱,沒有訂購,那對不起,這個只能砍掉。
主持人:資本主義國家就是這樣的。
包冉:對,國際上3D廣播基本上包含這幾個方面的類型,紀錄片,其實目前來說紀錄片是最合適的一個,而且紀錄片其實也有很大的制約。你比如說3D的場景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行,你要是太大的場景,3D和2D是一樣的,沒什么太大區(qū)別,一望無際的沙漠,大海,其實你3D、2D無所謂,太大了。太小了也不行,太小了顯示不出3D效果,它得中不溜。最近一部片子,就是今年拿了奧斯卡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那部片子很棒。那部片子,卡梅隆都稱贊它是一個3D技術運營繼《阿凡達》之后又一個高峰,那個老導演很厲害,拍《美國往事》、《出租車司機》,什么《奮斗的公牛》。那是一個老同志了,老同志到了老了,還運用新技術拍這個。其實你看《雨果》,就是一個場景非常適中,它在一個火車站里,3D效果非常好。
主持人:有一些街道的場景。
包冉:所以說3D適合拍攝場景適中的紀錄片。
主持人:可能像《荒野求生》動作特別劇烈的那種,就算拍出來,人看著還會頭暈。
包冉:動作不能快也不能慢,3D很嬌氣的說實話,所以為什么說未來的終極一定是裸眼3D,你非得把一個2D的東西變成3D。很驕氣的,因為人眼天然就是3D的,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咱們看的都是3D。再一個節(jié)目類型是3D的電影,在廣播電視網(wǎng)絡發(fā)行的電影都是3D的。還有一類是體育比賽,賽事轉播,大概齊主要這三類,紀錄片、電影、賽事轉播。好象真正3D美劇我還沒見過,就是專門投資說拍電視劇用3D效果,好象沒人燒包燒成這樣。
主持人:可能美劇在成本上有考慮。
包冉:那當然,本身美劇投資就很貴,再弄3D,大家真拍不起了。
主持人:而且競爭也很強。
包冉:因為動不動就砍掉了,這個季本來剛放第十集就砍掉了,還用3D拍,這不是找事嗎。
以下為訪談實錄:主持人:現(xiàn)在中國整個行業(yè)挺關注3D試播頻道,這是廣電去年上馬的一個項目,您如何看待現(xiàn)在這個頻道的一個狀況呢?它的開播基于什么樣的背景?
包冉:這個3D試播它核心就是一個技術實驗,它目前還屬于技術實驗的階段,所以當時央視、北京臺、上海的、天津聯(lián)合搞了一個試播頻道。而且光靠一家電視臺填不滿,所以大家輪著做,然后再統(tǒng)一頻道呼號里面播出。這個實驗主要是技術實驗,還談不上商業(yè)實驗。但是我對這個實驗其實倒是充滿樂觀的態(tài)度,為什么呢?我們可以看另外一個頻道,中央臺的那個紀錄片頻道,其實它發(fā)展得很好。什么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最近還是拍了一系列不錯的片子,而且收視率挺高的。
主持人:它是收費的嗎?
包冉:紀錄片頻道不是,紀錄片是免費的。紀錄片頻道的成功,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什么呢?對于紀錄片這種類型的觀眾,它可能是相當大的觀眾群。而3D技術其實對于紀錄片來說,你想如果拍一個冰凍荒原3D不3D無所謂,場景太大,冰凍星球那種。《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挺適合3D的,場景不大不小,一碗擔擔面,這感覺色香味,這不一樣,再加上臨場感,聲音的什么。其實我覺得這倒挺有意思,但是我覺得目前僅有3D試播頻道來說就是一個技術實驗,還談不上更多的東西,就是技術實驗。
主持人:那么我們在各種渠道也了解到,可能我們國家未來還會有接近十個3D頻道會上馬,這些頻道它們和試播頻道有什么區(qū)別,它們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fā)展?
包冉:我認為再上馬十個或以上的頻道只是一個領導美好的愿望。咱們舉個例子,就拿高清來說,其實高清頻道國內也不多,真正稱得上完整意義上的滿打滿算,滿峰滿谷,每天都有定期更新的名單,幾乎沒有。大多數(shù)重點部位是高清,有的標清上變換出來的。那更何況3D了,這個撐不起十個頻道來,但是作為一種規(guī)劃,產業(yè)發(fā)展的目標是可以的,短期內是做不到這種的。
我覺得3D的廣播頻道,如果是說走廣告模式的話,還是走付費頻道的模式,這一點其實是值得好好研究的,因為你如果走廣告模式的話,其實也意味著你對廣告商也有要求,3D的廣告,或者轉制3D的廣告。我覺得3D的電視頻道的商業(yè)化,現(xiàn)在談起來還為時過早,無論從終端的覆蓋度,還是終端的利用率,還是從單個用戶一次能夠最長時間播放3D的效果,我覺得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它的基本的傳播的可測量沒有解決,它的基本的商業(yè)模式的描述沒有解決,它的基本的商業(yè)模式的導入也沒有解決,所以我覺得3D的廣告頻道還在五年之后。
主持人:就是要正式的,而不是這種實驗頻道。
包冉:不是實驗頻道,五年之后可能會進入到正式商業(yè)化運營程度。
主持人:它這種商業(yè)化要么是廣告,要么是收費。
包冉:要么混雜,或者和其他的購物體驗,其實大有可為。因為3D更強調臨場感和現(xiàn)場感,智能化提供了電視更多的類似于電腦和網(wǎng)絡的功能,其實你想這樣的合二為一最好的事兒就是購物。沖動購物,這種沖動得達到什么程度,是一個配合的。這種沖動不是說咱倆去按搖控器,那都會減損一大部分用戶的沖動。直接以后眼鏡里能不能就像Google Glass除了3D演練,它也是一個眼控的東西,一高興,一眨眼,東西就買了,這才叫沖動消費。所以我倒覺得3D一定大有可為,如果僅僅是今天這點東西差得還是有點遠。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您幫我們總結一下3D電視它的發(fā)展,要么說它的發(fā)展障礙也好,怎么樣才能發(fā)展好,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包冉:這一點歸根溯源,回到3D技術的本身。3D技術實際上它的核心就是一句話,重新讓你看到真實的世界,因為人本身就是看自然世界的,看平面印刷,看平面顯示,被強迫到二維的,然后再回到三維,既然是這一點的話,實際上三維電視的發(fā)展,它實際上是三維視像化環(huán)境的發(fā)展。一切緊緊圍繞著三維視像化的生存,包括電影、電視這種內容的消費娛樂,也包括游戲這種交互的娛樂體驗,更包括什么呢?更包括基于沉浸式的,可穿戴計算,沉浸式的新一代電子交互,比如說電子商務,比如說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等等,這才是能夠真正釋放3D技術的全部潛力,3D絕不簡簡單單就是一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那太小看3D了,3D可以是很多。我更看好兩個,一個是3D游戲,完全的人機互動,超大屏幕的3D人機游戲65寸以上的。第二種這種購物體驗,這兩個還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可能之前我們討論的購物這一塊還是比較少人提到的,其實可以讓你的商品更加的直觀的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包冉:沒錯,當然那個需要更多的技術配合,包括虛擬現(xiàn)實技術,建模技術,眼鏡的技術,眼鏡不僅僅簡簡單單是一個3D眼鏡,包括很多終端,包括Google推出Glass,我就覺得很興奮,實際上這個真的,技術的融合的速度超越所有人的想象,太快了。
主持人:我看到它的第一反映,這種虛擬現(xiàn)實的3D技術,但是現(xiàn)在來看還沒有步子邁得那么大,但是根據(jù)Google以往的風格,肯定也就是幾年之后的事兒。
包冉:它打開了一扇門,我們可以描繪這么一個場景,現(xiàn)在整個計算情況是從自服務界面人機界面過渡到圖形人機界面,又從圖形人機界面過渡到自然人機界面,從自服務到圖形,從dos到window到鼠標,然后從圖形到自然用戶界面,比如蘋果的語音來操控,國內科大迅飛,Google Now這種東西,包括Glass都是自然人機界面,3D實際上屬于自然人機界面的一部分。在多年以后的時代,3D技術真的可以和別的終端配合,發(fā)揮出很多不可想象的地方。
主持人:也是您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美好場景。
包冉:是。
主持人:我的理解咱們3D要想更好的發(fā)展,要幾個方面,一個是技術,技術上我們拍攝技術,我們顯示技術,還有包括我們制作節(jié)目的那種技術。另外一個內容方面,除了電影,還有廣播,還有游戲這些,包括一些購物,還有交互的Google Glass那種更多的應用加入進來,另外很多商業(yè)模式,這種商業(yè)模式包括《阿凡達》這么成功,最多的也是商業(yè)模式這一塊做得好。
包冉:是。
以下為訪談實錄:主持人:好,我們討論最后一個問題,剛才您也提到倫敦奧運會將會首次用3D方式來轉播我們奧運會,這個肯定到時候對全國來說都有很重大的意義。之前雖然有歐洲杯用3D轉播,但是影響力一般,奧運會這一次會轟動全國的。
包冉:全球。
主持人:這一次3D轉播倫敦奧運會事件,會對我們3D行業(yè)產生什么樣的推動呢?
包冉:我覺得肯定是一個利好,第一個是說極大的豐富了3D的片源,這很重要。而且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這種片源。第二是一種挑戰(zhàn),事實上就像你剛才說的一樣,3D不簡簡單單是一個終端的形式,它還是現(xiàn)場的拍攝,中期的合成,后期的傳輸,然后最后終端的成型。這整個一條產業(yè)鏈能不能接受住考驗,因為像這種全部場次可以用3D來轉播的話,它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沖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第三個它可以促進終端的銷售,而且增大3D終端的激活率,別老買個3D電視當2D看,使用率,這是第三個方面。第四個方面,確實我覺得也是一種檢驗,就是檢驗你這個終端設備是真3D還是假3D,咱們也不慧眼,在任何一個技術發(fā)展初期,不是每一款終端都是那么技術過硬的,可能這一筆一筆是東郭還是怎么樣,比出來了,是濫竽充數(shù),還是確實一鳴驚人,就可以比出來了。所以我倒覺得這是一個好事。而且最后一個,我覺得全世界的聰明人也很多,圍繞3D找商業(yè)模式的人大把的都在,這個東西是一個實驗場,各種基于3D的商業(yè)模式的實驗,可以依托它來展開,這個很重要,大概齊就是這些。
主持人:我們今天非常感謝包老師給我們的講解。
包冉:各位網(wǎng)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