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裸眼3D技術在手機上的先行者,HTC EVO 3D幾乎給業(yè)界定下了裸眼3D手機的所有標準,裸眼3D大屏幕,3D照片拍攝,3D視頻錄制、大容量電池和大擴容空間,從此以往,和裸眼3D技術掛鉤的手機基本上都在這幾個地方做文章。不過由此產生的成本問題也一直困擾著HTC廠商,同時,EVO 3D紙片動畫般的3D顯示效果令人失望,所以這款手機最大的賣點也就成為了敗筆。
與HTC EVO 3D相似,LG也在2011年夏天推出了旗下首款“裸眼3D手機” Optimus 3D。它同樣內置了500萬像素的雙攝像頭,支持3D拍攝及裸眼3D顯示功能,界面還專門內置了3D內容庫,包括照片、視頻和有限的裸眼3D游戲。但顯然,令人眩暈的使用體驗無法讓其成為流行設備。盡管如此,3D手機在市場上卻沒有站穩(wěn)腳跟,曾經主打3D功能的夏普也曾經坦言,3D手機的銷量的確沒有達到預期,現如今夏普手機在手機市場上也已越來越沒落。3D手機為何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呢?手機屏幕過小、3D內容缺失以及用戶體驗差,是裸眼3D手機難成勢力的很大主因。
目前,僅有少數的游戲廠商在開發(fā)裸眼3D游戲,游戲資源相當缺乏,包括相關的3D應用也太少;目前很多影像的3D成像原理與3D智能機的成像原理不一樣,生搬硬套在裸眼3D智能機上的播放效果并不好;加之專用的3D視頻源資源目前并不廣泛,手機版本視頻更是稀缺,自己轉碼3D視頻技術難度高,而且還面臨版權的問題。
另外,技術不完善是制約3D手機發(fā)展的關鍵點。體驗過3D手機的消費者感到,手機在從2D模式切換到3D模式時,屏幕的亮度和分辨率都會有所下降,甚至在3D模式下,桌面的圖標、文字還會出現重影。并且,3D對可視角度有嚴格的要求,一般可視角度僅有2~3個,偏一點看都不行,長時間觀看還會產生眩暈感。技術不完善直接導致了用戶體驗不好,必然會阻礙產品的規(guī)?;l(fā)展。
很顯然,在蘋果推出iPhone 6之前,任何一個廠商都打算搶在蘋果iPhone 6之前推出一款具有差異化的手機產品,就連之前從來沒有推出過手機產品的亞馬遜在前段時間也推出了一款主打“全息技術”的“3D手機”——Fire Phone,而這款手機可能是近期最值得關注的新產品的。亞馬遜手機將配備多個攝像頭,實現所謂的“3D追蹤界面”功能,令人十分期待。
但其實,在亞馬遜發(fā)布手機之前兩天,takee率先發(fā)布了一項全新的技術:全息顯示技術。這個新名詞誕生的時候筆者也是第一次聽說,而從發(fā)布會上,筆者可以說是深深的被全息顯示技術閃到了。筆者以并不是任何搶手的姿態(tài)表示,這項技術是近年來第一次能讓筆者眼前一亮的顯示技術。那么廢話不多說,趕快來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技術讓筆者如此的興奮。
這就是takee發(fā)布的全息技術宣傳視頻了,當然,從宣傳片中也是可以看到非常新穎的體驗,就像是我們經??吹目苹么笃粯?,人們只需要手指浮空就可以操作很多儀器,或許,那就是全息技術??吹搅诉@樣強大的技術,難道你不會心動么?那么全息技術到底是什么樣的技術,運用的是什么樣的原理?視頻中既然是一個外國解說的話,那這里筆者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全新技術到底是什么樣的。
全息顯示技術是指利用特殊的技術手段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全部三維圖像信息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全息顯示技術從技術上可以分類為:物理全息(比如全息膠片、激光全息印刷、膠片式激光全息成像等); 數字全息(投影式激光全息成像、體視全息成像等);和計算全息(眼球追蹤式個人全息成像、場景追蹤式全息成像等)。
一般講的激光全息(Laser holography)是指一種同時能記錄從物體來的光波振幅(即光強)和光波相位,從而能同時反映物體縱、深狀況的一種新的照相技術,具有強烈的立體感。普通照相只記錄從物體來的光波強度,因而沒有立體感?;诩す馊⑿g發(fā)展了無損檢測技術、激光照相顯微術、全息照相存儲技術等,在工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全息手機采用的個人全息不同于平面影像僅僅在二維表面通過透視、陰影等效果實現立體感,個人全息可以讓肉眼從360度的任何角度觀看影像的不同側面,是真正呈現立體接近現實的影像。簡單來說,即眼球看到哪里即顯示物體相應的影像,達到現實生活中肉眼一樣的觀感。
除此之外,全息手機還將實現空中交互技術,不用觸摸屏幕就可以操作手機——在玩游戲、在線購物、汽車導航、視頻聊天等方面有完全革新的交互體驗。舉個例子,在全息手機上玩水果忍者,一個360度立體可見的西瓜會被拋向空中,你也手指不用觸碰屏幕,在空中便可將西瓜切個細碎。上網買東西,你也不必看了正面照看背面照,手機屏幕上立體360度的商品展示,你也不用擔心會看走眼。那么全息能給我們未來生活帶來什么呢?
而除了游戲之外,全息技術還能讓你輕松看大片,一旦手機屏幕不再是瓶頸,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舒服的手感和握持比例的調配,而當你想用手機看大片時,直接打開放映到空氣中就好,這要比手機中安置投影儀更為實用,而且普及率也能闊的很廣;既然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時代的核心紐帶,那么全息技術的加入會讓其真正詮釋移動互聯、移動影音時代的精髓,將IMAX寬熒幕院線級別的視聽極享帶到你的面前。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因為它的主旨并非在娛樂而在它的生活化,顯然全息技術不僅僅會用于娛樂性,只不過擁有了全息技術的智能手機會在娛樂化方面更為極致罷了,但對于人們來說,像購物、導航這樣的生活化應用還是真正能夠體現全息手機價值所在的方向。因為它的受眾面更廣,而且這項技術本就是要為全人類服務,并非是小眾的專屬產物。
這已然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跨界,因為在當前一切現有的發(fā)展都是在平面化的載體中運行,無論是屏幕尺寸的增大,還是“2K屏”規(guī)格的分辨率,都是如此一旦全息技術加入到手機中來,將會引發(fā)多維度的突破,給人一種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感覺。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它可能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視覺體驗,更多的是行業(yè)以及整個生態(tài)圈的發(fā)展方向。